紐西蘭人的開車品德
2012年02月07日 来源:新西兰联合报 作者:鄧榮進




儘管紐西蘭的道路車禍死亡人數,在2011年時,是最近六十年來最低的,但是紐西蘭人的開車品德卻是非常的粗魯、沒有耐性和讓人接受不了的。這是許多外來觀光客對紐西蘭駕駛人的看法,並且這些觀光客,還將他們對紐西蘭駕駛人的感受,投書到紐西蘭的媒體上。
紐西蘭「汽車協會」(The Automobile
Association)對於這些觀光客的投訴,表示了贊同與支持的態度,並且認為:紐西蘭的駕駛人,平均起來都是沒有耐心、不太禮貌的(impatient
and not very
courteous)。紐西蘭的警方也說,紐西蘭的駕駛非常急躁,這種壞名聲,長久以來就早已存在。
早在十多年前,在紐西蘭考駕照的時候,就注意到其中有一個提醒,是要我們尊重其他駕駛人使用道路的權利,但是實際上在紐西蘭開車的人,究竟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點?
談到開車的態度與修養,很多人都說,新手開車,越開越快,老手開車,越開越慢。事實上,這只是一種心態的反映。新手知道自己開車的技術不怎麼樣,怕開慢了被人罵,再加上對交通事故的危害缺乏深刻的認識,於是開車的時候自然就想盡可能的快一點。而老手開車的境界已經完全不同,不會在開車的時候一味求快。因此說,新手開車快是「心快」,老手開車慢是「心慢」,兩者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快與慢。
開車求快是駕駛的一種本能,而慢則是一種修養。既然是修養,就需要時間與環境的磨練。飆車的感覺的確是非常痛快,但是飆車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車子只是一種交通工具,在安全與痛快之間權衡一下,畢竟沒有幾個人會放棄安全而只求一時的痛快。
在複雜路段,在人車混雜的地方,儘量地慢一點,給自己多留一點反應的時間,是許多老手自然的選擇。當然,世事無絕對,一批絕對的老手在應該慢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天天可見的現象。這樣的老手,大多是職業司機,這些駕駛因為生計的原因,可能會不擇手段的求快,因為這些人想爭取更多的時間。
「禮讓」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標示文明程度的社會公德。「行車禮讓,寧停三分鐘,不搶一秒鐘」有時候憑著良好的修養和自制力,讓一讓,便能展現自己的風度,也能贏得更廣闊的行駛空間。
平常大家走路在馬路上或是買東西,行為多少會有些顧慮,因為言行舉止都會被別人看見,所以過馬路會看紅綠燈,買東西會排隊,可是一躲在車子裡面,就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常常會流露出平常不容易看見的,另外一面的人性,因為躲在車子裡面,人們不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別人是誰,反而容易顯出比較沒有掩飾的一面。
一般而言,敢開快車或喜歡開快車的人,都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很有自信,但是現代的交通狀況,馬路上奔馳的不僅僅是一輛車而已,而是有很多車子在行駛,會出車禍都是因為有意料不到的狀況出現,開車時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車子,也要注意其它的車子,光靠自己駕車的技術是不夠的,當狀況發生時,
如果對方的開車行為和自己所期盼的不一樣,災禍便可能隨時發生。
在交通安全手冊裡這樣寫著:在高速公路或筆直的馬路上,當車速增加時,相對的就應該增加跟車距離,也就是自己車子車頭和前車車尾之間的距離。通常所謂的安全距離就是跟車距離加上煞車距離。
紐西蘭早已被公認是一個「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y),這是指紐西蘭的經濟發展與國民收入已達到一定的標準,是一個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而且紐西蘭在國際社會上也有很好的美譽,因此我們決不要讓觀光客覺得我們紐西蘭人開車沒修養,因而影響到我們紐西蘭的國際聲望與地位,畢竟觀光事業也是我們紐西蘭國家的主要歲收之一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