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离孩子们更近些
我的小儿在国内读小学四年级。日前,发生在他乘坐的学生班车上的一幕,令人不快,反思联翩。
一次晚放学回家途中,他被六年级大孩子点名,坐在车中间的他被指使到了车的尾部,只见好几个同学正用备好的两个矿泉水瓶,轮流向车窗外喷水,好不热闹。瓶子轮到他手上时也跟着喷了一次。
车驶中心地段,孩子们兴致正高,这时“大难”降临了!事先被一淘气孩子加兑几滴墨汁稀释的水,弄脏了一行人的高档衣服(称价值四千元)。人家拦车、报警,要赔礼道歉,还要全额赔偿。
出事瞬间,那个六年级的大孩子意想不到地喊出我们孩子的名字,继而将他推下车来。顷刻,车上误传“是他一人干的”,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而了解他的司机叔叔和与他要好的同学都不敢相信。
在调查第一时间,有人问我们孩子,“你喷了没有?”他答:“我喷了”,再问其他好些个孩子,竟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承认。
于是,我们孩子成了众矢之的,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唯一”的肇事者了。原本现场七、八个孩子参与喷水的责任,全扣到他一人头上。这对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并不公平,面对如此舆论封杀,他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
小儿秉性老实、心性内敛、胆小怕事、家教也甚严。说他一人喷水,何来如此“勇气和胆量”?又怎能交替耍弄两个矿泉水瓶向左右车窗外喷水?果真他身怀“绝技”,玩命“折腾”,而满车人都在欣赏他的“表演”么?男孩天性好动,但让他在行驶的车上“一人一台戏”,怎能一人“疯”得起来呢?又怎能一人“闹”出这个局面?他图的什么“乐趣”?恐怕这逻辑与事实是不能成立的。
孩子们顽皮把喷水当刺激的“游戏”,并非单一行为个人所能奏效。喷水只能出现在人多、嘴多、手多之时,方能助长狂热,场面火爆。据了解,此恶作剧“上演”时多人参与,渐变成小群体嬉闹取乐方式。故时有被路人拦车,欲抓“肇事者”。然以往却无一人承认,个个躲闪起来,最后不了了之。这次有我孩子参与,也说了真话,那好,就是他了。
喷水系多个孩子所为,若调查证据不实,“界定”有失偏颇,既与事实不符,又有悖常理。替人受过“背黑锅”还要买单,更有失公正和公平。这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让他受委屈、蒙冤屈,会给他幼小心灵带来永久阴影和创伤。
事后几天多方调查,“真相”浮出水面,喷水非“一人所为”。这让蒙受多日冤枉的孩子终于看到“迟来的公道”。
“恶作剧”的孩子们固然有错,但他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远属未成年人,难免有过失,应给予教育,施舍包容宽容之心。事发后,力求实事求实、客观公正,参与喷水的学生及家长应吸取教训并承当责任。再者,事实上衣服弄脏了造成几处污渍,完全不至于彻底报废不能再穿,现代干洗技术发达总能解决。按常识,任何物品特别是服装类,一旦商品售出并使用后,不太可能“全额赔偿”,也要“折旧”吧。
孩子犯了错误受到不公对待,我们家长也很困惑和无奈,但相信事实总会澄清,并把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1.承认自己孩子有过失,家长对孩子文明乘车和自律教育疏忽。另外我们孩子只是参与者之一,不是唯一。作为未成年人,他承认的所有事并无法律约束力。他在第一时间敢站出来承认错误,并向人家赔礼认错,这是诚实、正直的姿态。
2.赔偿要走正式途径。承认孩子有过失,但不能负全责,我们家长愿意承担合理的干洗费用。
3.班车管理也有责任,既然配有专职管理员,为何喷水现象三番五次发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制止。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否则将来还会面临此类纠纷。
4.如受害人无诚意仍坚持“全额赔偿”,由他们找第三方仲裁或到法院去告,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让他们去调查取证。
一周后,经过反复几个来回,矛盾双方都冷静坐下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这中间,学生班车管理负责人也做了沟通协调工作,参与此事的孩子家长们姿态也高,提出分摊赔偿费用,向对方赔礼道歉。虽不可能“全额赔偿”,但以高出数倍之多的干洗费,还有丰厚慰问费等等,让对方着实感动和满意。
回放孩子经历的这一幕,对他而言,讲诚实、说真话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诚实有时被谎言覆盖。不顾事实真相,硬将多人的过失归罪于一个孩子身上,还被人从学生班车上撵下,在冬夜的寒风里,低头站在路边向人道歉;
诚实有时挫伤人格尊严。还是那个六年级大孩子竟荒唐要让孩子给别人“下跪求饶”(说出这种话真不可思议)。昔日天真活泼节目主持人、舞台上“钢琴小男孩”,一瞬间名声受毁还遭人身侮辱;
诚实有时遭遇不公又无处申述。小小少年身陷烦恼,过早地“品味”人生磨难,幼小的心灵期待呵护。
今天,学生班车一幕虽成过去,而这场恶梦挥之不去。但想到小儿在他“危难危机”之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敢于站出来承认错误的人,做父母的油然而生欣慰。
出事的当晚,他妈妈问过他:“儿子,别的孩子开始都不承认,你为什么要承认自已呢?”他回答说:“是爸爸妈妈教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说着说着,孩子失声痛哭:“车上几个高年级同学都不承认错误,起哄说是我一个人”。孩子还发誓:“我真的没有向‘这个人’身上喷水,都冤枉我呀!”
孩子的哥哥得知弟弟所犯的错误后,来信关注并提出对他的惩罚意见:取消一切零花钱及物质奖励。从现在开始“用表现还债”,即家里需要分摊赔偿的干洗费及其他方面的赔偿费用,直到他把债还清了再说。
一个人从小到大,不可能不做错事。看到孩子知错认错,勇于承当自己的责任,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敢于担当,仅从这点来看,还是难能可贵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还诚实!正是这种诚实,坚守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诚实,是道德的底线。诚实,关系孩子的一生。呼唤诚实,让它离孩子们更近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