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西兰青少年成长轨迹
日期:2011-10-03 来源:中文先驱报
http://news.skykiwi.com/d/file/news/na/zh/2011-10-03/ea266a5462dd5593af61f0ff4b58684c.jpg
孩子们的教育总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对华人父母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在新西兰生活多年的您是否对当地青少年的整体成长轨迹有一些清醒的认识与了解呢?
日前,某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或许有助於让家长们一探本地青少年们的成长历程。
该份研究报告名为《有竞争力的学习者》(Competent Learners),由教育研究公会(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制作。这一大型研究项目的时间跨度长达15年以上,系统追踪了500名本国青少年从小学入学时至20岁完全走上社会後的成长历程。
本次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发现,在小学时代表现不佳的孩子,未必在中学时代会学习不好。在所有的研究对像中,那些在8岁时被贴上了“差孩子”或“笨孩子”标签的儿童中,竟然有一大半可以在往後的学习中顺利达到NCEA的Level
2和Level 3的要求。
报告认为,上述现象说明,课堂之外的学习和老师与父母的支持等因素,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步,从而帮助後者完善在课堂上某些未能获得的能力。
研究还发现,当孩子长到14岁时,那些通过了NCEA的Level 2的学生,比仅通过了Level
1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写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方面并没有什麽特别的优势,相反这些“先进生”的优势体现在毅力、沟通、社交技巧、好奇心和自我约束能力等这些“软”的方面。
报告提醒广大父母和老师,10至14岁这一阶段对於孩子“爱不爱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孩子身上的某些现象,父母和老师们可以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对学习仍有兴趣。
本次研究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发现是,当孩子成年之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往往比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人更加容易融入社会且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比如,那些离开中学时仅有NCEA
Level 1水平或根本没有任何文凭的孩子,往往较那些以NCEA Level 3毕业的学生更缺乏幸福感。
当孩子们长到20岁时,他们的生活状态又是怎麽样的呢?报告列举了以下一些事实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新西兰青年们的真实生活图景:
当研究对象20岁时,他们中有84%的人在中学毕业後选择了继续深造,而且大多数依靠贷款或打工来支撑自己的学习;11%的人处於失业状态;11%的人与异性同居;66%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曾与异性处於恋爱状态之中;81%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性行为;75%的人曾有过醉酒後做过令自己後悔的错事的经历;77%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75%的人参加了2008年的大选投票,但仅有32%的人会关心谁赢了大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