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兩個Kiwi的澳洲故事

(2011-09-19 07:54:40)
标签:

澳洲

新西兰先驱报

澳政府

亨氏公司

分类: 留学移民

 
兩個Kiwi的澳洲故事
 来源:新西兰先驱报  作者:杰生 
 
 
 
兩個Kiwi的澳洲故事

兩個Kiwi的澳洲故事
 
 


  對於來到紐西蘭的移民來說,自己的原居地永遠是可以退守的“大後方”;對於土生土長的紐西蘭人,澳洲則總在扮演著這樣的角色----你可以隨時投奔她。

 

    金融危機後,澳洲的吸引力進一步彰顯,甚至在基督城地震和派克河煤礦爆炸這樣的災難後,很多災民和失去工作的礦工也把開始新生活的“希望之地”設定為澳洲。


  “同樣的工作,澳洲的薪資至少高出30%。”“澳洲的基本生活支出低於紐西蘭-----就連牛奶都便宜得多。”“澳洲的房價相對沒紐西蘭這麼高,房租更便宜。”

 

    這是坊間流行的一些說法,加上溫暖的氣候,更大的就業市場……,似乎不去澳洲的就只能主動歸入“老弱病殘”一族了。

 

    也的確有很多人在澳洲“淘到了黃金”。來自南島Blenheim的Gus Lacey就是其中的一名幸運兒,23歲時,剛剛完成地質專業大學課程的Gus來到了澳洲西部小鎮Kalgoorlie,雖然這個鎮只有3萬人口,但是擁有一條金礦礦脈。3個月後Gus回到奧塔哥大學參加畢業典禮,順便把小他一歲的弟弟Hugo也帶到了澳洲,Hugo本來在南島農場牧羊,年薪1.8萬紐幣,到了澳洲後他給哥哥開鑽機,年薪8萬澳幣。

 

    9年後的今天,Hugo已經先大哥一步娶妻生子,兄弟倆也已經擁有了一家鑽機公司,儘管背著200萬銀行貸款,但是如果開足馬力,公司一天的收入就是6萬元。

 

    在每盎司黃金處於1800美元區間的今天,我們不難想像Kalgoorlie這個黃金小鎮的繁榮景象----小鎮上的塵土似乎都是金粉,Gus說:“這裡每個人都有錢。回紐西蘭老家時,看到的是人們每週只敢加一箱油,手裡那點錢什麼也不敢幹,可是這裡完全是兩回事,你根本不用怕賺不到錢。”


  在來自惠靈頓的Danny McKeown眼裡,澳洲則是另外一番景象,滿懷信心投奔澳洲的Mckeown在那裡呆了四個多月後回到了紐西蘭。

 

    雖然沒有什麼正式學歷,但50歲的McKeown是一個聰明而外向的人,今年3月底他來到了昆士蘭州沿海的度假勝地Hervey Bay,McKeown說:“Hervey Bay美麗而充滿田園風光,是一個可以與海豚一起遊泳的地方。”

 

    唯一的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是找不到工作,他說:“從布裡斯班到凱恩斯,沿海地區所有的城鎮都在苦苦掙紮,因為這些地區主要依靠旅遊業,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下本國人出門旅遊的少了,澳幣升值也擋住了來自海外的遊客。”McKeown說:“找工作太難,不過買個生意來做卻實在有太多機會。

 

    看起來幾乎有一半的生意掛著『待售』的牌子,咖啡店、花店、理髮店等等,我住過的旅館中就有兩家問我願不願意接手經營權。”

 


  礦業繁榮難掩百業不振


  上面兩個故事中的紐西蘭主人公Lacey兄弟和McKeown都不是經濟學家,但是他們的親身經歷印證了經濟學家描述的澳洲“雙軌經濟”:圍繞礦業資源開發的經濟領域和地區空前繁榮,而旅遊、零售、製造業出口和房地產等行業卻在苦苦掙紮。

 

    依賴礦業的增長,作為世界第15大經濟體的澳大利亞在2009年成功地躲過了經濟衰退,使其成為已開發國家中的“優秀生”。

 

    但是礦業的繁榮卻掩蓋了澳洲其它經濟領域的不景氣,甚至極大損害了一些行業----礦業繁榮吸走了其它行業的人才,並且令澳幣大幅升值,令旅遊、出口等行業備受打擊,例如對於紐西蘭人來說,現在如果不考慮機票因素,去美國旅遊甚至要比澳洲便宜。


  礦業的繁榮幫助了澳聯邦政府將債務水平控制在僅佔GDP的11%,在政府債務動輒超過100%GDP的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政府眼裡,澳大利亞政府簡直就像活在無憂無慮的天堂裡----可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澳政府的日子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過。


  一切似乎都是幣值惹的禍,上個月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BlueScope Steel宣佈難以承受高企的鐵礦石價格和澳幣幣值的壓力而裁員1000多人;同一周澳航Qantas宣佈裁員1000人----這還僅僅是大型公司的裁員消息。

 

    澳洲目前的失業率仍在5.1%的低位,但是自去年10月份以來,今年7月第一次出現了失業率升高的狀況。金融危機後整個西方世界出現的消費不振、房貸過高和工作不穩定等問題在澳洲大部分地區同樣難以倖免。


  澳政府財長斯旺說:“我國現在更需要進行一場冷靜的、負責任的辯論,看如何改革經濟發展政策。”但是對於農夫、製造業者、留學、旅遊行業來說,沒有什麼需要辯論的,唯一需要的就是幣值下降。

 

    悉尼大學就業研究中心教授Paul Rafferty說:“旅遊、留學等服務出口業是在1元澳幣兌60美分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來的,現在1元澳幣兌108至110美分,整個經濟模式已經徹底改變。”

 


  澳紐競爭力此消彼長


  在世界經濟論壇《2011-2012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澳大利亞下降了4名排在第20位,雖然仍然領先排名25位的紐西蘭,但是已經甚至落後於卡塔爾、沙特和奧地利等國,澳洲的港口等交通設施越來越成為制約其競爭力排名的因素。


  澳洲的礦業資源一直令紐西蘭人艷慕不已,礦業帶來的財富足以令趕超澳洲成為一個“白日夢”,但是紐西蘭也正在體現出自己的優勢。

 

    紐西蘭牛羊肉局(Beef+Lamb)官員Rob Davison說過去一年中,運輸到北美市場的每噸冰凍牛肉的價格是4300美元,雖然紐幣也深受高幣值的困擾,不過因為澳幣升值速度超過紐幣,澳洲農夫到手的收入要更少。


  同樣,紐西蘭的製造行業,尤其是食品加工業的表現也強於澳洲同行,生產茄汁焗豆罐頭的行業巨頭亨氏公司已經宣佈在明年年初關掉位於維多利亞北部的工廠,把澳洲的大部分番茄加工轉移到紐西蘭的Hawke'sBay生產基地----這倒是驗證了財政部長Bill English所說的紐西蘭的低工資提高了全球競爭力。

 

    在旅遊行業,正在舉行的橄欖球世界盃將更多的遊客從澳洲吸引了過來,令該國旅遊業雪上加霜。

 


  “到澳洲碰運氣,倒不如留在紐西蘭”


  根據澳政府庫務部的預測,至2020年澳洲的礦業將增長77%,而製造業的增長只有5%;另一方面,澳洲礦業從業人員只有20萬,而製造業工人卻有近100萬。

 

    Rafferty說很多人受到了礦業的負面影響,每年流入澳洲的淨移民數量有近20萬,但是很多人發現澳洲“居不易”,除非你擁有合適的職業技能和經驗,並來到了合適的地點,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在礦業領域或者與礦業沾邊,找工作的壓力會非常大。

 

    上文中提到的McKeown最後希望找一個在超市收集手推車的工作都被拒絕了,他說當地超市中的小廣告欄中貼滿了找工作的廣告。


  澳洲經濟發展中的“貧富差異”沒有緩和的跡象,而這也在加劇社會中的緊張情緒,Rafferty說:“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歐洲才有的跡象----民粹民族主義開始滋生。

 

    各行業普遍預期澳幣的高匯率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因此不少行業面對著裁員壓力,這會進一步助長民粹主義。”

 

    對於希望到澳洲“淘金”的紐西蘭人,Rafferty說:“如果你有合適的技能又來到了合適的地點,未來四五年還將是好年景。如果你只想過來找個類似銀行櫃員的工作,或者你只有餐飲服務業等行業的工作經驗,找工作會非常困難。所有大城市裡的生活成本都相當高,如果你只想來碰碰運氣的話,倒不如就留在紐西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