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繁荣度调查新西兰列第五

(2010-10-28 18:57:26)
标签:

新西兰人

迪拜投资公司

教育制度

福布斯富豪榜

先驱报

分类: 新西兰印象

国家繁荣度调查新西兰列第五

 日期:2010-10-28  来源:news.skykiwi.com/ 英文先驱报

 

 

http://news.skykiwi.com/d/file/news/na/zh/2010-10-28/657811357da3d2e8c713a76f61349040.jpg
Think-tank rates New Zealand top in education,

 but says Kiwis lack faith in their economic potential. Photo / Supplied

 

 

  根据国际智囊团的调查显示,新西兰凭借高水平的教育和公民自由权,被列为世界第五大繁荣国家。

 

  但是,新西兰民众却认为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似乎还有些落后。

 

  昨日,迪拜投资公司下属的Legatum机构发布了此次繁荣度调查的年度报告。

 

  迪拜投资公司是由神秘的新西兰亿万富翁Christopher Chandler创建的,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建立商学院培养独到见解人才以缓解贫困。

 

  Christopher Chandler生长在Waikato,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上只有一张剪影,而没有真实“尊荣”的照片。

 

  此次排名涉及110个国家,根据国家的经济,生活质量,幸福度包括个人信托和安全因素展开调查。

 

  新西兰排在澳大利亚之后,美国排名第10,挪威占据头名,英国则排名13。

 

  Legatum机构称新西兰凭借其公认的男女平等和教师数量成为世界上教育制度最完善的国家。同时,新西兰的政府也得到“高度民主化”的评价。

 

  新西兰的公民自由权公认为世界最佳之一,对于移民和其他种族的包容度也名列前茅。

 

  Legatum机构总览新西兰经济后指出,新西兰人对本国的经济潜力不很看好,新西兰的经济前景在110个国家中排名71位。

 

  谈及安全问题时,尽管只有少数新西兰人表示曾经遭到袭击,但有1/5的新西兰人在过去一年内曾被抢过,2/5的新西兰人表示晚上独自回家感到不安全。

 

  教育部部长Anne Tolley说:“我一直说新西兰的教育制度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又讯:  2010年10月,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智库组织列格坦研究所发表了2010年度全球繁荣指数排名,结果北欧国家继续名列前茅,第一名由挪威占据,其后是丹麦和芬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紧随其后,而美国则是唯一一个打入前十的大国;中国的名次较2009年大幅上升17位,列第58名。
 

  据列格坦研究所称,位列前三名的北欧国家虽然赋税较重,但它们的社会福利优厚,加上近年来政府的一系列得力措施使得经济稳定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稳步提高。

 

  列格坦研究所负责人之一阿什利·勒尼汉分析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国民一直对国家恢复经济繁荣失去信心,加上大规模失业的阴霾笼罩,英国的繁荣地位因此大受影响,”

 

  另外,在亚洲国家中,新加坡的繁荣指数排名最高,列第17位,与2009年相比上升了6位;日本则紧随其后,位列第18名,中国香港名次下滑,排第20位;中国台湾为第22位,比2009年上升了两位。

 

  此外,这份全球繁荣指数榜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发现,那就是欧洲北部和南部之间差异加大,例如德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排名比较出众,但包括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南部国家排名却比较靠后。

 

  全球繁荣指数榜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 (2010年)

 

  1 挪威  

  2 丹麦  

  3 芬兰  

  4 澳大利亚   

  5 新西兰  

  6 瑞典  

  7 加拿大  

  8 瑞士  

  9 荷兰  

  10 美国  

  11 爱尔兰  

  12 冰岛  

  13 英国  

  14 奥地利  

  15 德国  

  16 比利时  

  17 新加坡  

  18 日本  

  19 法国  

  20 香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