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与分权影响要素分析
集权与分权在管理上无好坏对错之分,只有合适有效之分,集权与分权没有绝然界线,是一根线的两端。影响采取是集权还是用分权的管理模式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选择集权与分权程度模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公司管理模式、公司基本管理制度需要考虑公司的各项权利的决策权限和流程,亦即要考虑集权与分权程度问题。
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底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某种程度的分权和某种的集权,对组织都是需要的。
集权与分权的标志
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主要有:决策的数量;决策的范围;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审核。
影响集团公司对子公司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很多,我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企业集团,影响其集权与分权的主因有所不同。我作了问卷调查,在近50位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的问卷中,从十七个影响因素中选出五项,但是从问卷结果看,集团或单个企业不同,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一般认为主要有:文化、业务、成熟度、核心人物能力与个性倾向、控股比例等。
这里我把问卷调查中影响母子公司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项目列示出来,供各位朋友明判。
一、文化背景
民主文化、西方社会背景的企业,多实行分权;独裁文化、家族文化、东方社会背景的企业,集权化程度一般高些。
二、经营者素质和能力(经营者成熟度)
包括子公司班子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质、经营管理能力等。成熟度越高,分权程度越高,加强监控程度也越高。
三、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
管理人员的数量多、素质高,多选择分权倾向。
四、集团业务相关性
母公司、各子公司业务相关,集权程度大;业务非相关,分权程度大,便于适应迅息万变的市场。即,越是产业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越倾向于分权,越是专业化的企业集团,越有条件集权。
五、股权占有数
对投资公司的话语权。全资企业控制力度大,模拟总公司管理分公司职能管理;一般控股90%以上,母公司代行子公司董事会职能,控制力度较大;控股70%以上,实行董事会管理,但董事会多是名义管理,只是分权程度高些;50%以上实行董事会管理,分权程度较高。
六、股东数
小股东多,其依赖性大,集团控制力度大;若股东少,影响大,董事会运作。小股东多且所占比例小,集团控制力度大;股东少且影响力大多分权,实行董事会管理。
七、公司性质、类型
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集权与分权各不相同,前者集权比后者要大,其中上市公司分权最大。
八、母公司影响力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积淀、复制能力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
九、核心人物的权力倾向
投资者个人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个性倾向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很大。
十、子公司成熟度与发展阶段
与公司历史沿革相关。新成立公司一般集权程度高些,尤其是人员刚到位,人数较少、在筹建阶段。成熟度高的子公司一般分权程度大一些。
十一、经营状况
经营状况好一般分权比重大些,经营状况差些,一般要找出原因,多数是加大权力上收力度,甚至于要进行托管。
十二、集团规模与子公司空间分布
子公司规模越大,分布较广,分权比重越大。如有的子公司规模超过母公司,多般是独立运作,母子公司仅仅是投资和被投资关系。
十三、集团战略与外部环境
母子公司出在不同的宏观环境,分权比重不同。如目前宏观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都把审批权上收一级到两级,以控制资金和成本费用支出。有些集权受宏观政策法规约束。
十四、市场变化性
市场变化大,需要及时有效应变能力,一般市场越动荡,重要问题越倾向于集权,一般问题越倾向于分权。
十五、组织的成长方式
母子公司历史沿革:自己由小做大、收购兼并的子公司、国有企业改制、合资等,其集权与分权都有一定的影响。前者集权程度要高一些。
十六、控制技术与手段:
信息化建设程度、控制技术应用程度越高,相对来说分权程度越高。
十七、决策的代价与重要性:
集权与分权利弊与管理成本有关。一般集权决策效率高、成本高。决策越重要,相关权力越集中于上层或母公司。
以上只是个人想法与浅识,若您有新的看法与高见,请不吝赐教(我的邮箱:gpol@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