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俨唐古瓷馆
俨唐古瓷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796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峨眉地质、地貌

(2015-08-13 17:12:48)
标签:

转载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峨眉地质、地貌

(唐雷生)

实习时间:2011516----2011527

实习地点: 峨眉山区,主要是大峨山。

实习路线:峨眉山大门—清音阁—洗象池—金顶

实习工具:地质锤、罗盘、海拔气压计、笔、笔记本等。

实习内容:重点识别峨眉山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皱、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4.学会使用和使用地图。

         5.通过实习,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锻炼我们吃苦耐闹的品质。

 

  : 峨眉山雄秀壮丽的现代地貌,以及独特的地质构造剖面和自然生态景观,被称为“神奇的地质地貌博物馆”故成为本次自然地理实习的重要环节,此次实习报告就对峨眉地质地貌此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

 

 

  :

  峨眉山的基本地理情况

  初到峨眉,我们一行62人就被峨眉这高大的山势所震撼了,延绵起伏的山体加上锦绣如画的植被把我们这群来自异地的莘莘学子深深地吸引着,那种峨眉天下秀的气魄使我仿佛被这大自然的神奇所吞噬,高耸入云的峨眉山让我对这传说中的秀甲天下的峨眉肃然起敬。

通过老师讲解、地质考察以及书本资料的积累我们了解到,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峨眉山市西南,地理坐标29°26′N103°26′E。景区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主峰为金顶,海拔3077米,属中山类型。

   峨眉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峨眉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我们此次实习的一个重要基地,这里主要介绍该区地质、地貌两个要素的实习内容。

  峨眉山的地质

(一)峨眉山地质发展史

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西部隶属峨眉——瓦山断块带。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距今约8.5亿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震旦纪中后期到奥陶纪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淹没我国西部、南部,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到奥陶纪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早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7亿年),我国南方发生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延至晚二叠纪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但好景不长,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

二叠纪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直至晚三叠纪(距今约1.8亿年左右),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8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到第四纪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转载]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峨眉地质、地貌



峨眉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末开始的。白垩纪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时至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我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这次喜马拉雅运动,强大的侧压力,震撼了整个亚州东部。峨眉山也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 [转载]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峨眉地质、地貌

(二)峨眉山的地质概况

  一、地层

      峨眉山区除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灰系地层缺失外,其余地层出露的比较完全。前震旦系及第四系地层都很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新生代以来,峨眉山体快速抬升,致使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呈零星和矩状分布于山麓平原地区,而其它地质时期的岩层则广泛分布于峨眉山山体中,并构成了峨眉山地层的主体部分,我们观察并记录了部分地层,各部分岩性及分布如下:

 1. 前震旦系

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2.      震旦系(上统)

本地区震旦系地层下统缺失,上统十分发育,广泛分布于张家沟西侧及余山、洪椿平、九老洞和惠心所一带,是构成峨眉山体的主要地层和岩石之一。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色薄至中层泥质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

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3.寒武系

1)麦地坪组(Є 1m

    主要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

2)九老洞组(Є 1j

      底部为一层黑色、灰色炭质页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深灰、黄灰色等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灰色页岩。该层页岩中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麦地坪组为平行不整合。

3)遇仙寺组(Є 1y)

下部为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白云岩。上部为灰色薄层至厚层泥质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及白云岩。含三叶虫化石(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

4)大鼻山组(Q2d

杂色(浅灰、紫红、黄、灰、灰绿)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细沙岩及细砂岩之互层。下部泥沙质较重,中上部钙镁质较重,其中夹有多层紫红色岩、与Q2中的紫红色夹层相对照,称“上红层”。

5)洗象池组(Q2——3X)厚165

      灰色中厚至厚层致密细晶白云岩,炭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底部常见3~5厚的浅灰石英砂岩,本层致密坚硬,常成绝壁,洗象池,仙峰寺一带的悬岩上部均由它构成。

4. 奥陶系(下统)

1)罗汉坡组(O2L)厚159

底部为浅灰上午页岩及石英砂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下部为浅灰、橘红、紫薄至厚层白云岩夹浅灰色石英砂岩。上部为黄绿色、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质砂岩及结晶灰岩,发与波浪及交错层等构造。

2)大乘寺(Q2d)厚148

 以黄绿色及灰绿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整合于O1L上。

5. 二迭系

1)梁山组(P1L)厚1---16

灰色、黄绿色及黑色沙质页岩及赤铁矿、菱铁矿组。

2)栖霞组(P1q)厚282

 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白云岩、易碎,富含方解石脉及沥青质。

3)矛口组(P1m)厚346

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合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

4)峨眉山玄武岩(P2β)厚227

 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

      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在冷却成岩过程中,形成柱状节理,在表面风化作用下,这种柱状节理就会风化剥蚀、崩塌脱落,并随地壳抬升,易形成悬崖断壁,金顶舍身崖的陡峭地貌就是这样形成的。

6.三迭系

(1)飞仙关组(T1f     198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合,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

2)铜街子组(T1t   114

      下部: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上部:紫色厚层白云岩,含玛瑙砾粗砂岩及薄层细---粉砂岩,属海滨沉积。

3)嘉陵江组(T1j  169

      下部: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中部: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上部: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属滨海相沉积。

7.第三系(N)厚135

   出露于凉水井,主要为半胶结的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的韵律层。

8.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阶地上,部分分布于山麓及山坡。主要成因类型有:冲积物(Qa1)、洪积物(Qp1`)、坡积物(Qq1)、残积物(Qe1)等。

二 、 峨眉山的地质构造

峨眉山的褶曲,有背斜与向斜二列,排列基于南北向的是峨眉山大背斜,基于北西走向的则是挖断山背斜,同时还有一个北西走向的万年寺向斜,它们共同奠定了峨眉山的地质基础。而主要断层(属压性逆断层)有四组:1)峨眉山大断层,北东向。2)观心坡大断层,北西向。3)挖断山断层,北西向。4)报国寺大断层,南北向。其中,峨眉山大断层是本区最大的一个断层构造,它对本区的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地貌特征都起着控制作用。断层走向北东400,倾向北西,倾角500~~700,断层线出露长度40公里以上。其东北端在鞠槽西侧被第四系覆盖。在张沟一带,峨眉山花岗岩逆冲到三叠系岩层之上,断距很大,破碎带宽达100米,它实际是由几条分合交替的断裂组成的断裂破碎带。上述褶曲与断层,在空间分布与成因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1)构造线方向可归纳为三组:南北向(峨眉大背斜、报国寺断层)东北向(峨眉大断层)北西向(观心坡断层、挖断山背斜、挖断山断层、万年寺向斜)。2)峨眉大背斜为本区主干构造。它被峨眉大断层及观心坡断层切割成一个三角形断块。这两个断层是在背斜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X“扭裂面上发育而成的。它们在形成、发育过程中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使峨眉山主体抬升。3)发育在观心坡断层以北的万年寺向斜和挖断山背斜,构造线与峨眉山大背斜不同,属次一级构造,其形成与观心坡断层的的发育有关。

三峨眉山的地貌

      峨眉山位于四川地台的西南边缘,这里发育着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挖断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其中以峨眉断层规模最大。它对本区地貌发育以及地貌单元的划分起着控制作用。北东向的峨眉大断层与北西向的观心坡断层,将峨眉背斜分割成三角形断块。自白垩纪末的地壳与动(四川运动)以来,这一断块伴随着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开始逐渐升起,并奠定了本区地貌的基本骨架。第三纪末,由于喜山运动,印度板块向西藏地块强烈碰撞,她所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影响到整个亚洲东部。一次一次强烈挤压,使峨眉山体沿峨眉大断层面向上滑移,致使峨眉断块抬升,到第四纪中期(100多万年前)已上升2000多米,在近数十万年中,又上升1000米左右。于是形成了一座拔地而起的断块山。除峨眉大断层及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峨眉山主体)强烈上升外,在观心坡断层北侧(纯阳殿、凤凰坪一带)以及山麓外侧(黄湾、二峨山等地),也有所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同。

      本地地貌单元可分为两大地貌单元,西为山地,东为平原。西部地区经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基本骨架,尔后经过内外力相互作用(尤其外营力作用),塑造出了单面山、猪背脊、背斜谷、次成谷、顺向谷、逆向谷、冲沟及河谷等次一级地貌类型,迭加在峨眉断块山之上,使断块山地貌复杂化,成为雄、秀、险、奇的基础。东部峨眉平原,受流水作用,洪积扇多被现代河流分割,且阶地与河曲发育。

  峨眉山地貌的成因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1.堆积地貌。2.侵蚀——堆积地貌。3.侵蚀——构造地貌。4.侵蚀——容蚀地貌。这些共同成为峨眉山区地貌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总结:峨眉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它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千百年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以秀甲天下著称于世。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地。通过这次我们观察了解了峨眉山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第三系,第四系等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各系各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初步建立本区出露地层的层序概念;观察层面构造,推测其形成环境及沉积环境。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对以后学习和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受益匪浅。

在峨眉山的实习过程当中,我们不但收获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知识,还收获了同学朋友之间那种团结互助的友谊内涵,这使我终生受益,同时三位带队老师身上流露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将成为我以后为人师表的标尺,老师,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参考文献:

[1]峨眉山地质构造简介(峨眉山地质博物馆)

[2]宋青春,丘维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3]陈武,季寿元《矿物学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4]徐开礼,朱志澄.《构造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