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2008-12-25 21:50:56)
标签:

非诚勿扰

草民

甲方乙方

《手机》

冯小刚

四川

娱乐

《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草民喜欢冯氏电影。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草民都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影院捧场。紧巴巴的钱袋掏空了还乐呵呵地盼着下一年。为什么?因为透过冯氏电影中自然、亲切的草根气息让人能在开怀之中感受到一种善意、真诚的娱乐精神。

    但《非诚勿扰》除外,我简直觉得八十块的票钱花得冤,真他奶奶地冤。为啥?因为《非诚勿扰》恰恰最缺乏诚意和善意,也没了自然亲切的草根气息,取而代之的是近乎恶俗的小资腔调。草民本小人,现就罗织出《非诚勿扰》的四宗罪来给自己解解气:

 

一.同性恋=人妖?

    片中冯远征演的同性恋一出场确实有“笑果”,但五秒之后草民就开始胃气升腾,幸好空腹,只干呕数次。在肯定冯远征先生的实力派演技后,想借问冯导:同性恋在你眼中就是此种形象,还是为了所谓“笑果”你故意将他们人妖化?草民的小人心态认定你属于后一种。不管你是无意还是恶意,这样做很低俗也很不妥,会被看作在丑化同性恋,如果您居住在别的国度说不定会惹祸上身滴。《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谁说我是人妖?明明只是性取向不同嘛,再说,跟你们丫急我就!

二.四川情结=川人下作?

    冯导在某次采访中大谈自己的四川情结,称自己不仅喜欢四川小吃还要在每部戏中都来上几句四川方言点缀一二。草民印象中只记得《手机》里面的张国力说得一口川音,这次《非诚勿扰》里由川籍女星何佳怡秀了一回母语。问题是:《手机》里的四川老乡的形象最终定位是“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色心不死”的伪君子;而《非》片中何佳怡又是“外表亮丽,居心不良”的感情骗子。真不知道川人如何得罪了冯导?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在此草民就不详解心理暗示的巨大威力,只是提醒各位观众想想——诸商家为自己的产品在《非》片中露上一两秒的脸,不惜成百上千万的扔银子是个什么道理。当然,对于电影中插入过多的隐形广告冯导也是义愤填膺滴,据说还为此怒摔自己心爱的水杯。不过,杯子摔坏还有得买,川人的形象被您老人家这么多摔几回后该咋办呢?套句《手机》中的台词:做人要厚道!

《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四川人咋啦?四川女人就不能骗个人,卖个墓地啊?真是瞧不起人!

三.中国导演=日本观光大臣?

    要是哪位观众看电影迟到得厉害,只看到片子的后半段,他指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荧幕上放的整个一日本观光旅游宣传片。好家伙,拍的那叫细致、唯美,衣、食、住、行、喝、洗,面面俱到,连舒淇跳的那海都美的惊人。估计北海道政府这次掏的银子不少,不然咱冯大导演怎会下这么大的力气?诚然,商业电影要赚钱是第一要义,但万事讲个度,人人都要有点良心。首先,从电影叙事上来看,日本那一段是注水最严重的。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如为搞笑而搞笑的居酒屋、教堂、葬礼等桥段,为暴露而暴露的裸浴部分,都是生拉硬拽插入其中,严重影响了影片的观感。这种低级错误只能在极不负责任的心态下才能出现,不信可以去问问任何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由此不免让人疑惑,冯大导演咋了这是?难道拍完《集结号》就贵族了?就艺术家了?就不拿咱草民当回事了?还是您觉得观众的智力在逐年递减中?其次,一部影响力大的影视作品对拍摄地旅游业的拉动力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韩国的制片人、导演们拼了命的在影视作品美化自己国家的人文风貌、地理风光的原因。而这样做对他们自身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吗?没有。那又为了什么?韩国人的良心。在中国导演中,冯大导演影片的号召力不是朗贝尔万也排的上朗贝尔吐了,这次《非》片突破两亿票房是毫无悬念滴,不然怎会对得起圈内人士册封的“片王”二字?然而《非》片中除了拿当下的金融危急调侃说事、阿Q一把外还能为国为民做点实际贡献吗?能,只要把日本北海道变成中国的什么道就行。这会影响电影的故事吗?显然不会,看过的观众都知道。那些山山水水、温泉啊、稻田啊、大海啊在国内找得到吗?找抽啊,白痴问题。哪为什么冯导不这么做呢?不知道,也许在胡总、温总着急上火地为拉动内需想辄时,冯导更具有国际人道主义观,要呼吁国人先到日本旅旅游,拉动拉动北海道的外需。

《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看,在日本多开心啊,衣服又漂亮,人也热情!

《非诚勿扰》——冯小刚同志的四宗罪

看来只有跳日本海自杀才够浪漫哦!

四.《非诚勿扰》=小刚已“死”?

    没看之前听说《非》片让人笑着流泪,这让草民一喜一忧。喜的是本人素爱此类作品,如意大利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宁财神的话剧版《武林外传》都让人笑着流泪、流着泪笑。忧的是冯导现在拍得出此类影片吗?草民从来认为冯导大才,能在喜剧和正剧两个领域都能登顶的导演全世界也为数不多。但人是有极限的,由喜到悲,再由悲到喜的这种情绪转换需要时间来过度,太快、太猛烈会让人神经错乱、大脑失控滴。还带着《集结号》的悲悯情怀的冯导能这么快重现经典的冯氏喜剧吗?没有王朔、刘震云的打底故事讲得好吗?到影院看《非》片时,笑是有的,但干干巴巴不过瘾,泪是绝无,眼睛同样干干巴巴。片后总结是:不伦不类、拖泥带水、面目模糊。

    《非》的结构大致就是用几个征婚的小品串出男女主人翁的爱情故事。结构本身是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建筑工人把水泥、沙石、水的成分和比例搞错了,然后就是怎么也和不到一起,硬堆到一起也让人看不懂是个啥玩意儿。《非》片中的众多征婚段落只有秦奋和笑笑的一段是有用的、有效的,和故事主干属于一体,而其他段落和故事主体没有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对故事的发展不产生任何推动作用,可有可无。也就是说观众只要愿意可以将《非》片当两个故事来看,就像《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的古怪组合,当然,这有可能把人看疯。因此《非》片无法归类,只能不伦不类。

    《非》的叙事可谓拖沓、散乱。这主要故事注水造成的,也和导演不好好讲故事有关。我相信本片剪到九十分钟会流畅许多。那些大段的空镜、絮絮叨叨毫无意义的对白统统毙掉就好。比如俺就不明白,秦奋哭哭啼啼讲了半天自己和小白的往事有啥用?人物丰富了还是故事更有内涵?看不出来,只觉得突兀怪诞、拖泥带水。此类桥段很多,如居酒屋、西溪看房、佛寺葬礼等通通让人昏昏欲睡。

 

    《非》片到底想说啥?想让观众得到什么?看不出来。原因是导演想说太多,,什么第三者、爱情、友情、过去、现在、明天等等都拢到一处反而把故事讲糟了,一点也不纯粹、清晰。比起《甲方乙方》的就是让你笑不停和《天下无贼》的小情大爱,《非》片的主题着实面目模糊。这让人不免怀念过去那个平易、草根、只要娱乐不要说教的冯小刚,但从《非》片来看,那个小刚已经“死”去。估计以后大家将会看到一个贵族的、严肃和不自觉要居高临下的冯小刚。

噢,天啦!八十块白花花的银子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