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2010-04-29 15:01:40)
标签:

夫妻作家

文坛

二重唱

田汉

安娥

分类: 夜读拾零录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中国当代也有一些著名夫妻作家。他们犹如男女声二重唱,奉献了一首首魅力独特的乐曲。

 

    文艺表演中有男女声二重唱,文坛上则有夫妻作家,他们或相互支持,或相互合作,或合二而一,谱写了一首首魅力独特的乐曲。

    我们知道,中国现代就有许多著名夫妻作家,如鲁迅、许广平,巴金、萧珊,胡也频、丁玲,丁玲、陈明,萧军、萧红,萧红、端木蕻良,罗烽、白朗,邵荃麟、葛琴等(详见我的博文:《夫妻作家——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风景”》)。中国当代也有一些著名夫妻作家,许多朋友都可能见识过他们的“二重唱”,下面让我们温习一下,再次领略其独特的风采。

    田汉、安娥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一对才华横溢的夫妻剧作家,时间横跨现代与当代。

    田汉(1898—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1920年,开始创作剧本。田汉一生著作等身,最有影响的当是《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作曲)。其他代表作有:独幕话剧《获虎之夜》、三幕话剧《名优之死》、独幕话剧《乱钟》、三幕话剧《回春之曲》、多幕剧《丽人行》和多幕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另有京剧剧本:《金钵记》和《谢瑶环》。198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田汉文集》(16卷)。

    安娥(1905—1976),也是词作家。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1934年,为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作《卖报歌》(聂耳谱曲)、为影片《渔光曲》作同名主题歌(任光谱曲),流传甚广。其他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粱红了》、歌剧《洪波曲》和《孟姜女》、神话歌舞剧《海石花》等。

    安娥1929年在上海南国社时与田汉相识,不久双双相爱。二人历经多年的情感波折,于1946年最终结合。

    钱钟书、杨绛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也是一对横跨现代与当代的夫妻作家。

    钱钟书(1910—1998),著名文学研究家、作家。1937年,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后来有一段时间热心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专心文学研究工作。作品有: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其中《围城》1947年出版后,颇受欢迎,1980年重印,再次引起较大反响。文学研究著作有:《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也是集》等。其中《管锥编》在学术界评价甚高。

    杨绛(1911—),著名作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3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收脚印》。40年代创作喜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在舞台上演出后反响热烈。1978年,翻译的外国名著《堂·吉诃德》出版。其他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创作小说《洗澡》等。晚年以散文创作为主,有《干校六记》、《隐身衣》、《我们仨》等。

    1932年,杨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与钱钟书相识,二人一见钟情,1935年成婚。不久,一起出国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时回国,携手终生。

    贺敬之、柯岩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贺敬之(1924—),著名诗人、剧作家。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3年,在延安创作民歌《南泥湾》(马可谱曲),传唱至今。1945年,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影响深远,被视为中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著名诗篇。

    柯岩(1929—),儿童文学作家、诗人。1947年,在中学校校刊上发表处女作小说。195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65年以前,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76年以来,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其中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主要作品还有:诗集《小兵的故事》,报告文学《船长》、《永恒的魅力—— 一个诗人眼中的宋庆龄》,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等。

    1950年,贺敬之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介绍《白毛女》创作经验,该院编剧冯恺(后改名柯岩)与其成为好友。1951年,贺敬之深入河北农村,后因病回北京医院治疗。柯岩专程前去探望。患难中见真情,1953年,二人喜结良缘。

    秦牧、紫风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秦牧(1919—1992),著名散文作家。1941年从事写作,生前留下61部作品、500多万字,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文学论著等。主要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中篇小说《黄金海岸》,文艺理论集《艺海拾贝》,童话《巨手》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秦牧全集》(10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秦牧全集》(增订版12卷)。

    紫风(1920—),散文作家。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散文集有:《团年夜》、《写在泥土上的诗》、《樱桃和茉莉》、《渔歌飘荡的时候》、《这里有一条爱河》(散文小说集)、《花神与雷神》、《海姑娘》、《紫风作品选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出版“紫风自选集”三卷:《锦绣山河赋》、《船家姑娘》、《我和秦牧》。

    1942年,紫风在桂林广西日报社工作,与秦牧相识、相爱,并结合在一起。秦牧逝世后,紫风参与了《秦牧全集》、《秦牧儿童文学全集》、《秦牧散文精华》等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杨益宪、戴乃迭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中西合璧的婚姻典范,出色的夫妻翻译家。

    杨宪益(1915—2009),1936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戴乃迭(1919—1999),英国人,1937年考入牛津大学,并结识杨宪益,产生爱慕之感。1940年,杨宪益回国,戴乃迭结伴而来,不久在重庆举行婚礼。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半个世纪以来,杨宪益、戴乃迭紧密合作,翻译出版了《楚辞》、《史记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长生殿》、《儒林外史》、《红楼梦》、《鲁迅选集》、《白毛女》、《暴风骤雨》、《芙蓉镇》等百余种中国文学作品。

    吴祖光、新凤霞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吴祖光(1917—2003),著名剧作家、导演。1934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宫娥怨》。1937年,创作话剧《凤凰城》。一生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花为媒》、《三打陶三春》、《闯江湖》、《三关宴》等30多部剧作,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故事片,导演了《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艺术片。

    新凤霞(1927—1998),著名评剧演员、作家。13岁拜师学习评剧,15岁开始担任主演。主演的评剧《刘巧儿》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还主演了评剧《祥林嫂》、《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几十出剧目。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创作出版了《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我和皇帝溥仪》、《艺术生涯》、《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等作品。

    1949年,新凤霞结识吴祖光,于是产生好感。按照新凤霞的说法,她跟吴祖光结婚,“是要你教我文化,教我唱戏”。

    冯亦代、黄宗英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冯亦代(1913—2005),散文家、文学翻译家。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翻译。著有散文集《龙套集》、《书人书事》、《八方集》、《漫步纽约》,译作有匈牙利海依·尤利乌斯《生活的桥梁》,英国毛姆《毛姆短篇小说集》,美国霍华德·法斯特《萨科与樊塞蒂的受难》、海明威《第五纵队及其它》等。

    黄宗英(1925—),演员、作家。1941年到上海,任话剧演员。1947年从影,主演过《幸福狂想曲》、《丽人行》、《乌鸦与麻雀》、《》、《聂耳》等影片。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报告文学《特别姑娘》、《小丫扛大旗》、《天空没有云》、《没有一片树叶》、《小木屋》,散文集《星》、《桔》、《半山半水半书窗》等。

    1993年底,80岁的冯亦代和68岁的黄宗英两人结为伉俪。二人情书集《纯爱》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近300封情书。

    达理(马大京、陈愉庆)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达理系马大京、陈愉庆夫妇共用的笔名。

    马大京(1947—)、陈愉庆(1947—),1970年同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又同时到大连工作。俩人自1978年底开始创作,以“达理”为笔名,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电影、电视、话剧剧本数百万字。主要有小说《路障》、《除夕夜》、《卖海蛎子的女人》、《无声的雨丝》、《“亚细亚”的故事》、《山顶有一片红云》、《眩惑》、《让我们荡起双浆》、《姑娘望着我》、《广厦》等,话剧《仲夏的早晨》,电视剧《爸爸,我一定回来》。

    2007年以来,陈愉庆发表中、长篇小说《新巢》、《伴你同行》、《飞舞芳邻》,纪实文学《多少往事烟雨中》等。

    陈桂棣、春桃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陈桂棣(1942—),195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有:散文集《相思草》,报告文学集《五月的微笑》,长篇小说《挣脱十字架的耶稣》、《共和国警长》、《裸者》,报告文学《主人》、《不死地土地》、《悲剧的诞生》、《淮河的警告》、《双轮霸业》、《走近文明》等。

    春桃(1963—),本名吴春桃,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发表过《失忆的龙河口》、《民间包公》等作品。

    1991年,陈桂棣与春桃在一位作家的工作室中相遇。不久,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此后,二人创作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发表于《当代》2003年第6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报告文学《小岗村的故事》2009年10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轰动。

    这些著名夫妻作家以各自的艺术风格,奉献了一首首动听的“二重唱”。他们有的虽然已经谢幕,却回音绕梁;有的仍在演出,歌声嘹亮。

    著名夫妻作家的“二重唱”——中国当代文坛的绚丽乐章!

    注:图片均转自网络,谢谢!

                                                               (2010年4月28日)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劳动光荣,工人伟大!

夫妻作家——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二重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