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岁半小孩乱丢东西,坚持不肯改正捡起来,老是爱跟妈妈作对,怎么办?

(2013-04-22 08:27:14)
标签:

家庭教育

鲁鹏程

鲁鹏程答家长问

亲子教育

小儿难养

分类: 鲁鹏程答家长问

    家长提问:三岁半小孩乱丢东西,坚持不肯改正捡起来,比如吃饭时把菜挑出来丢地上。叫他改正,他可以僵持哭一小时,要妈妈捡,要玩玩具,尿尿。

 

鲁鹏程解答: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动不动就与我们对着干,而且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必须得按着他的想法来,否则他就大哭大闹。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他已经进入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抗期,即执拗敏感期。您的孩子,三岁半,应该正处于这个敏感期内。不但是“吃饭时把菜挑出来丢地上”这件事,其他很多事情,他可能都跟父母对着干。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不可理喻、任性胡闹,可事实上,孩子的逆反、执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中蕴含着孩子成长的许多秘密。

执拗敏感期是孩子心理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他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与发展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观察与探索的能力也在日益提高。渐渐地他发现,原来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是相互分离的,他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且他所能控制的事物原来如此之多。于是,他开始试着使用他手中的“操控权”,试着让他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听他的。因此,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一般都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且他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常常是难以变通的,因为他从中可以体会到“自我”的力量。

除此以外,孩子的执拗敏感期的形成,与他对秩序的固执与执著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着他心中固有的秩序来,可是,他的这一需求常常会被忽视,或是被破坏掉,这让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于是,他通过哭闹、反抗和执拗来表达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在执拗敏感期的这些秘密,不理解他固执、逆反的原因,没有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只顾着自己生气,或是向他发泄怒气,对他吼叫甚至打骂的话,那么我们将错失孩子的执拗敏感期,给他的心理造成伤害、留下伤痕,并会阻碍他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增强他内心的不安全感。所以,当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到来时,当孩子要“闹独立”时,当他想要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时,我们不能与他“硬碰硬”,而是要坦然地去接受他的这一成长的阶段,还要学会变通处理,做到以“智取”为胜。当孩子内心中的“自我”和内在的秩序感得到了我们的理解和尊重以后,当他的认识水平和智力水平逐步提高起来时,他将在我们的陪伴下顺利地度过他人生中的这第一个反抗期——执拗敏感期。

对于孩子的执拗敏感期行为,我们应该把握两点:

第一,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毕竟还小,他的自制和自控能力还很差,也没能多少理性可言,我们若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对他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孩子之所以执拗,是他的自我意识和内在秩序感发展的结果。其实,当孩子执拗地不停地发脾气、不停地要求我们“听他的”时,往往是因为他的意愿受到了阻碍,内心的秩序遭到了破坏,心里有了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他才会“拼命”地去反抗。因此,当孩子进入了执拗敏感期时,当他表现得很固执、倔强时,我们尽量去满足他的非原则性要求,多顺着他去做,尊重他的内在秩序感,而不是按着我们的想法,一板一眼地去要求他,或是阻止他做这做那。

第二,用巧妙的方法变通地与孩子沟通。当孩子处于执拗敏感期时,他一般会表现得很“强硬”,不听我们的商量和哄劝,此时,如果我们非要与他“硬碰硬”的话,往往是两败俱伤,而且还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克刚”,用巧妙的方法变通地与他沟通,从而让他不再那么执拗。比如,我们可以用有条件的暂时妥协、转移注意力、寻找新的代替目标等方法来与孩子沟通,这样他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我们的建议。

关于敏感期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阅拙著《抓住儿童敏感期,你的教育就对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