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制造业辉煌两难选择流动性冲击财经 | 
					
通用国有化是权宜之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
 
 
昨天就通用破产一事接受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卫视的采访。以下是主要的采访内容:
 
 
答:美国通用是上个世纪美国制造业辉煌时代的象征,是美国经济称雄世界的尚方宝剑,它缔造了推动美国走向富裕的一大批中产阶层。当时它的企业运作战略也成为全球工商管理学院教学的经典案例。很多日欧汽车企业都是看着通用、想法设法追赶通用而慢慢地成长起来。但是,正是它自己辉煌的业绩让它忘记了行业竞争的残酷性和立足于市场的永无休止的创新意识和控制成本的管理能力。最后,繁荣时代盲目的产业链扩张导致了它抵御流动性危机能力的丧失。当去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时,因为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款项和通过可观的盈利来支撑庞大的成本支出(这在繁荣时代不可想象的事情,不用说它自己的金融集团的资金补偿机制,各家大银行也会拼命找他们贷款),美国政府又没有能力拿出足够多的纳税人的钱财来挽救这个庞然大物,所以,无法再次出现“大而不倒”的幸运结局。
 
 
2. 
答:虽然美国上界政府一再重申不可能用纳税人的钱去就住在市场竞争中濒临倒闭的企业,但是,在通用破产重组的问题上确实表现出现任美国政府两难的选择:一是庞大的通用就是一个社会,一旦倒塌,巨大的失业问题和大众心理的安抚问题都将给政府的业绩抹上一层深重的败笔。这也是为什么深谙中产阶层心理的奥巴马打破常规投下重金去挽救通用(重组前已经投了近200亿美元),而今天撒手不管又会让自己的资助付诸东流,所以,今天他真的是骑虎难下。另一方面,如果深度介入,有会招来局外纳税人的强烈反对!影响他这套班子后续的其它政策的有效实施。所以,这次国有化行动绝对是一个权宜之计,是因为通用问题走到了尽头无法在目前通过市场的运作来寻找到好的买家卖出一个好的价格和得到一个好的条件(就业确保程度),以此收回自己前期的救市资金投入,所以,今天追加300亿是一个无奈之举,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救市行动。等待市场环境变好后,美国政府还是会想方设法在通用上做文章,直到卖出一个好的价格拿回救市成本为止。 
 
3. 
答:首先,做大做强企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的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病变(比如,业绩不断下滑),应该及早动用市场的力量来收编业务,否则,一旦出现大而不倒的格局,对企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都是深重不堪的。其次,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把握市场发展脉搏,加强创新,建立标准。如果一直吃老本一定会走向通用的悲剧下场。第三,不要将繁荣格局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规律,流动性的安全性和利润的扩张一定要平衡好。否则,偏向哪一个都会出大问题——前者因为缺乏效率和收益而可能被人收购,后者因为缺乏流动性而打乱企业正常运作的机制,最后不得不走向灭亡。最后,对于监管部门和政府而言,如何加快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安全网络也是分散企业破产转嫁社会成本的有效途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