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的悲惨世界

(2011-09-17 01:19:43)
标签:

冉阿让

百老汇

《悲惨世界》

马德兰

音乐剧

杂谈

分类: 杂记

2012年2月,由百老汇音乐剧版《悲惨世界》改编的好莱坞影片将正式开机拍摄,预计将在明年12月或2013年就能上映。

1862年出版的《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花费40年构思创作的巨著。自这部名著问世的第二年,《悲惨世界》就被搬上了舞台,从此成为音乐剧、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争相改编的题材。然而,1980年起拍摄的几部电影版《悲惨世界》,却都被视为“失败的尝试”,使这个热门题材一下子成了令众多知名电影导演望而却步的禁地。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a10d6d7d66e38b675b64OybcZ6Ha3Kyt.jpg

尽管如此,这次的改编却仍令各界抱以厚望,原因是这次的导演将是刚刚因《国王的演讲》赢得奥斯卡奖等无数荣誉的汤姆•霍伯。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30f9e9a451f9e642801bD0mLnW1YrPjp.jpg


另一个令人期待的原因,是在2012版《悲惨世界》中,主演冉阿让的将是著名影星“金刚狼”休•杰克曼。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07769684e63dafdee77bSvDDZbQgSLKk.jpg

冉阿让,是雨果恢宏的五部《悲惨世界》中勿容置疑的第一主角,这一角色即便在音乐剧中也有“苦役犯冉阿让”、“马德兰市长”、“靠年金收入的白先生”等迥异的身份,很难想象因此也很期待“金刚狼”版的冉阿让会是什么样子。

在冉阿让的这些“身份”中(原著还有“割风”先生和玉尔邦•法白尔),最神奇、反差最大的变化是从“苦役犯”变成“马德兰先生”。

冉阿让原来是一个树枝修剪工,靠着微薄的劳动收入,勉强维持着姐姐和7个侄子的生活。但终于有这么一天,生活再也难以为济,他打破面包店的橱窗为侄子们偷了一个面包。这一罪行令他被判5年苦役,并由于多次越狱,这刑罚最终成为19年……简单来说就是,那个既不公平也不正义的“悲惨世界”“制造”出了一个凶狠、危险并痛恨社会的苦役犯冉阿让。

雨果在书中详细刻画了苦役犯冉阿让的心灵“被造”过程:

“他为自己组成法庭。他开始审判自己”,…… “总而言之,他承认自己错了。然后他又提出疑问……。”
“他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就审判社会并判了它的罪。他判处社会接受他的仇恨。”
“说起来令人伤心,……他也判了天主的罪。在酷刑和奴役的十九年过程中,他的灵魂就这样同时升华和堕落。”

然而,这样的“被造”,又岂是仅仅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又岂是仅仅发生在冉阿让一个人身上……

总之,在19年苦役后,当冉阿让出现在迪涅城时,他是一位“体魄强悍”,“携带”着仇恨这一“武器”的“复仇者”。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b51b5463d3c097a66ae427AuZLc8PHry.jpg

音乐剧中苦役犯冉阿让的造型

而“马德兰先生”却截然不同,他一出现,便是一位勇于为他人“牺牲”的、令人尊敬的“老爹”——“情况似是这样:12月份一天傍晚时分,他背着行囊,手里拿着荆棍,悄悄地走进海滨蒙特伊这座小城,碰巧市政厅失火,火势很猛;这个人不顾生命危险,跳进火中救出二个儿童……。从那时起,大家知道他名叫马德兰老爹。”

这位“马德兰老爹”很快又显示了他另一方面的“力量”,他发明了“墨玉”制造的新工艺,第二年就建起了一个大厂。“衣食无着的人都可以去报名,准有活干,有面包吃。”……“他来之前,这地方一片死气沉沉;现在这里人人都安居乐业。”……“失业和贫困的现象不见了。多么不起眼的衣袋,无不有一点儿钱;多么穷苦的人家,也无不有一点儿欢乐。”

“马德兰老爹”发了财成为“马德兰先生”,然而“他主要关注的似乎根本不是钱财”,他“为老弱残废工人创办了救济基金”,建了二所学校、一个托儿所,为医院添设床位,“在为自己存下六十三万法郎之前,已为这座城市和穷人用去了一百多万”。

“他暗暗地做了大量善举,如同有人偷偷干坏事一样”。他以爱实现公义——把这个小城和穷人“应有的给予他们”,又以爱实现公益——建立了这座小城和穷人的福利,然后是无条件的施予、恻隐及共融……。马德兰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满怀着爱心的人。……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f12bcfcb484a04717ee3gTtoEHu5aSvl.jpg
1934年电影《悲惨世界》中,马德兰先生在他的“洞穴”里


一个是充满仇恨的彪形大汉,一个是满怀爱心的善良老者,日后更成为如“主教大人”“一般的”“市长先生”,这样的转变却只是在那短短的一天里完成的。

正如我在前一个帖子里提到的,R侯爵夫人的那一句“去敲敲那扇门吧。”,令冉阿让在迪涅城遇到了卞福汝主教。然而,很多改编的电影,包括百老汇的音乐剧对这位“圣人”的着墨并不多,卞福汝主教从来不是这些影片或戏剧的重要角色,甚至在一些版本中,根本没有这么个人。2012年的《悲惨世界》,或许也不能免俗……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fed37ec3bdc04f30288fpP4bKfmaWDWm.jpg
音乐剧的宣传海报……

所以,要了解这一神奇的改变,只有去读一读雨果的原著了。去细细发掘原著中那一天里,主教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尊重(平等、博爱)、宽恕(原谅、宽容)和救赎(爱你的敌人),去体会“爱是牺牲、是接纳、是共融”,并震撼于爱的力量怎样让一个彪形恶汉“颤抖”、“痛苦”甚至于“恐惧”。雨果的细腻和深邃,描绘了一场激烈的善恶之战,却又浅白地揭示出爱如何能以善胜恶。

爱击败了冉阿让积累了19年的仇恨,荡涤了他灵魂中的黑暗,令他明白生命的来源和去向:人是因爱而存在。

从苦役犯冉阿让和马德兰先生的对比,可以很容易看出这一转变的伟大,这一转变,也终使冉阿让成为一个传奇——由真实的传奇灵魂所虚构出的,更贴切地说,是映射出的传奇人物。而《悲惨世界》也因此成为一部爱的传记、一曲爱的赞歌。

爱,或许不是人和人生的全部,但一定是那不可或缺、不可稍减的最光明的一部分。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3768d451b6b64c2d939a08Ad8GMdXtqq.jpg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明白,摆在“金刚狼”之前的这个角色——“冉阿让”,将会是怎样的挑战。然而,挑战还不止这些。因为,虽然各种改编可以忽略卞福汝主教,却无法回避另一个贯穿于《悲惨世界》5部中的重要人物——探长沙威。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a1f03e8e3840504b6bd9UQJVE6Idjju0.jpg
音乐剧中的沙威

原著和音乐剧里的沙威并非是“脸谱化”的“坏人”,2012的《悲惨世界》更已邀得**罗素•克洛出演这一角色,与休•杰克曼共同演绎沙威与冉阿让之间这场精彩的恩怨。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999db8c2e167df13c16fuTybECmTZZK2.jpg

沙威与冉阿让之间,虽然不同于主教与冉阿让之间的善恶交锋,却也是一场灵肉交织的激烈征战,是另一段具有现实意义而值得深思的情节。

在这场征战中,一方代表着因缺乏真理光照而丧失了本义的法律“正义”,另一方则是因爱而不断提升的人性和良知;一方是“尊敬官府,仇视反叛”而“正直”且固执地保卫现有的社会次序,另一方却终将粉碎缺乏公平和正义的“悲惨世界”!

期待2012的好戏上演,期待《悲惨世界》能引起更多的思考和转变,期待爱的再一次胜利。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10916/2011091612_a7c98a475c59d4af59d6QbzjnAyDUaOw.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