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应该设立混合所有制企国营 |
分类: 混合所有制 |
应该设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政策区域
近日,中国企业报发了一篇《交易监管办法》的报道,发得晚一点,却是写得最好的一篇,有深度、有角度,也讲了触及要害的话。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交易监管办法》),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程序、信息披露、定价机制等细节做出明确规定,还特别将国有企业增资纳入监管范围。《交易监管办法》旨在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现在人们都有‘恐流病’,谁都害怕国有资产流失,谁都不敢动,导致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陷入近乎半停滞的状态。而此次《交易监管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范围,为国有企业改革划出了一道红线,这道红线对改革者来说也是保护线。
我是充分肯定这个《交易监管办法》的。第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四类国资的交易行为监管范畴,对国资交易的监管边界有了清晰的认定,解决了以前国资监管的边界一直含糊不清的问题;第二大亮点就是在资产重组和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增加了企业增资和资产转让的相关内容,更加适合当前中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背景;第三大亮点就是突出了在《交易监管办法》实施的过程中的程序性和公开性,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信息公开方面,该办法让三类国资交易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在什么时间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方面,都进行了明确。
不过,收权还是放权这个界限应该要分清,在所有权的问题上必须要收权,而在经营权的层面上则应该要放开。其涉及产权交易的所有权问题,应该该收则收,该放则放。现在的问题是该收的地方收的不够,该放的地方放的也不够。
90年代从国营改为国有,是历史的进步。如果又从"国有"改为"国营",容易给人“倒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