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供给侧改革煤炭、钢铁去产能 |
分类: 宏观形势 |
一场博弈: 这边猛去产能
那边 最猛复产 李锦
去产能是“做减法”,对地方就业、财力等都有影响,难度的确很大。权威人士此前表示,下一阶段,化解过剩产能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复产潮的出现,证明权威人士此前讲话的意义。我对新华社记者明确表示,过去那些低端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要加速退出市场,特别是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先进技术的‘僵尸企业’,必须退出市场,这是不能有任何犹豫的,决不能手软。
5月18日,事关煤炭、钢铁去产能的3个文件同时落地,纠结的煤炭、钢铁去产能之战箭在弦上。这与“权威人士”最近几次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应该有直接关系。
从中央层面看,这一轮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力度、决心都是前所未有的。5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这份配套文件中,对于5年共计1000亿元的钢铁煤炭化解产能配套资金如何分配和使用有了具体的说法。5月19日,财政部再发通知,确定钢铁煤炭两个行业一共276.43亿元的2016年度财政配套资金,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去产能计划。全面行动马上就要展开了。
至此,包含了奖补资金、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在内的八项配套政策以及整体实施方案已经全部制定并且公布。
在去产能和复产潮的这两股力量博弈。这告诉我们,随着这轮全国性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力度的加大,很多新的棘手的问题正在出现,还会出现。权威人士的讲话是有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