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70%股权是招商引资,还是混合所有制?

(2014-04-09 10:44:54)
标签:

财经

   重庆70%股权是招商引资,还是混合所有制?

                                 李 锦

   前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岳琦采访,说是重庆旅发集团将70%股权以2.18亿元挂牌增资扩股。如此次增资扩股完成,重庆旅发集团将70%股权以2.18亿元挂牌增资扩股,我们想到,这个事情如果不是传统的招商引资,而是真正意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好了。因为这是有区别的。

    重庆旅发集团原独资股东重庆旅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以30%股权退居第二大股东。一次拿出70%股权在国内很少见。我表示,重庆旅发集团的改革在全国来说都比较大胆,并不多见。旅游国企属充分竞争型国企类型,改革门槛低,易突破,阻力小,是国企改革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有条件大胆突破。而重庆旅发集团是亏损企业,更有条件大胆突破。重庆旅发集团涉及产业众多,但其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挂牌信息显示,重庆旅发集团2013年净利润亏损337.35万元。截至2014年2月28日,其亏损33.49万元。

   重庆是国务委员王勇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调研的全国首站。重庆市在1月中旬就召开国资工作会议明确了其国企改革路线图。 重庆新一轮国资改革将以存量撬动、增量引入、放开项目为主要方式,以整体上市为基本路径,以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为重点,推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培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立国资有序进退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次大动作,是个体现。

    重庆曾在十几年前大规模开放景区的经营权,后来出现问题又高成本的回购回来。重庆旅发集团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成为招商引资的“权宜之计”,要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和发展方向慎重选择投资者。我们知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身就意味着要有外资的参与。从宏观上讲,西部地区由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需要外资经济的参与。从微观上讲,单一性质产权主体往往容易导致内部产权不清晰、效率低下。虽然效率不一定完全来自产权界定(因为产权界定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但是当不明晰的产权严重阻碍经济效率提高时,产权的界定与明晰将会极大地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当有多元产权主体参与同一经济组织时,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还是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各种产权的归属将会越来越清晰,由此带来的权责利的明确,有利于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发展潜力。而外部资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产权主体。保证适度的外资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意义,犹如适度负债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但是,我们注意到,如果说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便是另外一个说法了。如果产权制度完善,民营企业就有可能被“忽悠”,国有企业“忽悠”非公有制企业的事例太多了。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股权被赋予法律地位。股权是按照股东参股的多少,来决定其在企业的地位。很多纠纷就是因为股权明确,而决策权、经营权、受益权不配套,这种不平等导致纠纷的加剧,最后的结果是政府对企业的干扰,政企分不开,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一大突破和创新,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确实,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如果不明确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平等地位,这样的混合所有制只能是以“混合为名,践踏民营企业的资本,这样的混合所有制让民营企业以后恐怕会见色变,再也不敢向混合所有制了。

   当然,我们说上以上的话,也是针对重庆曾经有过的事情说的。我们不希望教训再出现。重庆旅发集团将70%股权以2.18亿元挂牌增资扩股,不是传统的招商引资,而是真正意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果人家本来就是招商引资,就自当别论了,那便是另外一套标准了。现在将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附后。

                    浅析:重庆旅发集团成国企改革切入点

                                                2014年4月8日 

  国企改革概念风生水起,日前名不见经传的重庆旅游国企“大胆”出让控股权引发业内热议。

  从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获悉,重庆市旅游局下属国企重庆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旅发集团)将70%股权以2.18亿元挂牌增资扩股。如此次增资扩股完成,重庆旅发集团原独资股东重庆旅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旅管公司)将以30%股权退居第二大股东。

  “一次拿出70%股权在国内很少见。”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对表示,重庆旅发集团的改革在全国来说都比较大胆。旅游国企属充分竞争型国企类型,改革门槛低,易突破,阻力小,是国企改革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接受采访时表示,西部旅游产业要跨越发展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引入社会资本,但开放的同时也要慎重。

                                      七成股权扩股引资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信息显示,重庆旅发集团2011年6月27日成立,注册资本1.16亿元,现为国有独资企业,由重庆市旅游局下属的重庆旅管公司100%控股。据重庆媒体报道,重庆旅发集团旗下拥有宣传推广、营销咨询、策划规划、投资融资、教育培训等旅游产业发展公务服务平台及多个相关子公司。

  虽然重庆旅发集团涉及产业众多,但其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挂牌信息显示,重庆旅发集团2013年净利润亏损337.35万元。截至2014年2月28日,其营业收入为0元,亏损33.49万元。

  以2013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重庆旅发集团资产总额评估价值为26337.21万元,负债总额达17011.64万元,评估净资产价值9365.57万元。此次重庆旅发集团欲增资扩股到3.34亿元,即新增注册资本2.1853亿元,占70%。投资方认购起价为2.18亿元。

  重庆旅发集团此次增资扩股对投资者的要求颇高,主要将面向具有意向的国内外企业及其他机构 (包括股权投资基金)等,要求优于重庆旅发集团的资产、净资产规模、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注册资本金达1亿元以上、资产总规模5亿元以上、净资产2.5亿元以上,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旅发集团并不排斥外来资本。挂牌信息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

  (包括在国内资本市场和海外资本市场)和行业龙头企业、著名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具有海外旅游及旅游相关产业资源的投资者,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

                             竞争对手强大

  事实上,从重庆旅发集团的挂牌信息不难看出,其增资扩股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刘思敏对表示,重庆旅游市场在国内来说条件并不算优越,要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本。

  “旅游行业投资大,回报期长,需要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刘思敏认为,现在的旅游行业不比从前可以小投入实现大收益,西部地区相对经济实力薄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必定面临资本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市旅游局主管的国有企业虽然拥有诸多旅游资源和便利,但资本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据报道,2011年底,由重庆旅发集团旗下运营平台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的重庆旅游总部基地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120亩。而据《重庆晚报》报道,时至2013年中,该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

  此外,注意到,重庆市旅游市场巨头不止重庆旅发集团一家,其对手都颇具实力。2011年6月,在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所属旅游板块的基础上,重庆市组建成立了市属旅游大型投融资集团重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旅投),该公司直接受重庆市国资委领导。

  经过数年发展,重庆旅投整合开发的景区基本涵盖了渝东北、渝东南和主城周边大部分的旅游景区,现已有一个5A级景区和六个4A级景区,有“长江黄金1号”五星级邮轮、乌江画廊游船和小三峡游船等优质项目。

  同时,2013年底,重庆市的31家旅游行业民营企业联合成立了重庆旅商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重庆旅商集团),注册资本达20亿元。据 报道,新成立的重庆旅商集团还获得了约1050亿元的银行授信,将在两到三年内打入全国旅游“前十强”。

                           国企改革突破口?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金困局,重庆旅发集团最终祭出了改革的大旗。此番改革甚至被业内人士评论为 “大胆”。挂牌信息显示,重庆旅发集团增资扩股接受联合体投资,联合体成员只能为2个,报名时需确定持股比例。由此看来,重庆旅发集团的国有控股性质可能产生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2013年11月,国务委员王勇赴重庆调研国资国企改革,重庆是其调研的全国首站。

  事实上,重庆市在今年1月中旬就召开国资工作会议明确了其国企改革路线图。据重庆官方媒体报道,重庆新一轮国资改革将以存量撬动、增量引入、放开项目为主要方式,以整体上市为基本路径,以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为重点,推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培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立国资有序进退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支持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实现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重点培育资源经营、旅行接待、景区开发和主题公园等的大型旅游集团。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已成为国内国企改革的共识,而旅游国企做为竞争型国企,往往改革力度颇大,但如重庆旅发集团这样出让控股权的案例并不多见。“改革步伐很大。”李锦对此表示,但他也认为,从另一方面来说,旅游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有必要进行这种市场化的改革,也有条件大胆突破。

  不过刘思敏介绍,重庆曾在十几年前大规模开放景区的经营权,后来出现问题又高成本的回购回来。他认为,重庆旅发集团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成为招商引资的“权宜之计”,要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和发展方向慎重选择投资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岳琦3月8日发自成都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