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发现思想
发现思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7,538
  • 关注人气:10,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石化成品油销售引进民资是主动破冰

(2014-02-20 08:59:30)
标签:

混合所有制

国资改革

财经

分类: 国企改革

 

中石化成品油销售引进民资是主动破冰

李锦

    2月19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公告:2月19日,公司全体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中国石化拟在对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厘定。公告一个小时后,上海证券报记者打电话让我谈看法。几个小时后,就上了多家网站。我认为,这件事议了很久,国务院也发了文件,可是垄断一直难以打破,现在中国石化自已主动做了。成品油销售业务在中国石化主营业务中,盈利能力较强、资产回报率较高,按照加油站数量计,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应商。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垄断巨型垄断央企,中国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极大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这是从母公司层面进行的改革。虽然目前已有52%的央企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大部分是在二、三级子公司展开。未来石化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下游油品零售业务向民资开放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二是向中游管道运输延伸开放的空间很大。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以来,已经三个月了,全国多地陆续发布改革路线及时间表,从上海、广东、重庆、安徽、深圳、大连等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逐步推向纵深,中央及地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热浪已来临。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破冰拟开放下游油品零售业务

   2月19日,公司全体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中国石化拟在对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厘定。此外,公司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行使下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和条件方案,并组织实施该参股方案;签署交易文件及相关其他文件,并办理与前述事项相关的审批、登记、备案、披露等程序。

  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精神的重大举措。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业务在中国石化主营业务中,盈利能力较强、资产回报率较高。该业务板块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按照加油站数量计,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应商。截至2013年底,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2013年境内成品油经营量持续增长至1.65亿吨、同比增长3.8%,零售量1.14亿吨。公司2012年度报告显示,成品油营销及分销板块当年实现经营收益427亿元。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处于垄断行业的巨型央企,中国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极大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这是从母公司层面进行的改革。虽然目前已有52%的央企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大部分是在二、三级子公司展开。未来石油石化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下游油品零售业务向民资开放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二是向中游管道运输、甚至上游勘探开采领域延伸开放的空间很大。”

  “中国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定政策的落地。” 国资委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对中国证券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整体趋势将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将保持国有独资不变;其次,在国计民生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会全面加大,例如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等行业,国有资本处于51%以上绝对控股地位即可,尤其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资本发展较快的轻工业、汽车、建筑、医药等行业,民资开放步伐会更快;第三,在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国资可退至相对控股地位;第四,在完全竞争的行业,如民营经济成熟壮大到能够进入产业链各个环节,国有资本可以实现完全退出。

  从十八届三中全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改革路线及时间表,从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到安徽、深圳、大连等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逐步推向纵深,中央及地方的国资改革热浪已全面来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