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学十个思想问题

(2013-08-05 11:23:06)
标签:

文化

道学十个思想问题

 李锦

   

     近日,在针炙间隙与济南与道学研究者刘德会聊起道学思想问题,归纳有10项,录以备考。

      一、道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儒是运用,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二、宗教文化是相通的。道是来自自然,儒是应对社会,佛是回归内心,互相融合,道吸收了儒、佛而得到创新和发展。

     三、道来自黄老,是立“本”之道,西方医学是来自细胞学说,是“治标之道”,西方哲学在中国都遇到水土不服的困境。

     四、邱处机是“中国道家中兴的里程碑”,是中国智慧融合蒙古族的文化纽带。成吉思汗西征印度之时,以中原文化引导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放弃了攻进中原后大肆屠城掠夺的打算,并且让其子女学习中原文化。

     五、李白是道家思想的文化代表,他的诗的成就来自自然,是诗仙,得道成仙,先有道家思想,后有李太白。王维的“水尽云起”也是道家思想,而杜甫的成就来自社会,是诗圣,总是出不了人间悲苦。苏东坡、范仲淹都是大道,由大儒入大道。

    六、儒是山东代表之道,道家则次之。佛家在东至青州云门山,而道家至东海昆俞山,泰山、昆俞山与崂山是道家天下

   七、中医是道家的托身,十道九医,道家哲学成就集中在生命科学里,而针炙尤甚之。

    八、道、法、术,道是最高境界,出之于气于势,而术是技巧。扁鹊、葛洪俱是以道兴法驭术之祖师。

    九、针炙是一种文化,是规律的运动,境界高低在于持针者道行的高低。针炙之钟是器物,气是境界,气随针生,针随所走,气成道而通,道缘气而成。

    十、唐代的兴盛是因为黄老思想,和合天下。至第五代(玄宗)而兴,中国第四代依托道家“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平衡发展”三个法宝,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盛期。余下的“阴阳相生,相辅相成”及“平衡理论可能为第五代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