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发现思想
发现思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5,060
  • 关注人气:10,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鬼弄“鬼” 何以为酒

(2012-11-26 22:05:19)
标签:

环境

安全标准

乳业

公司产品

材料

分类: 财经视角

酒鬼弄 何以为酒

          

       从2008年9月,被爆发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事件,到2011年6月底,被揭开的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的黑幕,再到今年上半年发生的毒胶囊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让人觉得老百姓想吃上健康的东西,过上安全的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近日,酒鬼酒弄“鬼”事件又被媒体爆出来,这真的不得不让人思考,酒家本是做酒的,如果借酒弄鬼,岂不成了鬼酒,人是自然再也喝不得的了。

     我们所知道的酒鬼,是 “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曾先后荣获“全国酒文化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轻工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集体”等荣誉。但在这些荣誉的背后,50度酒鬼酒却在今年的11月19日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并“超标”。自11月19日因突然陷入“塑化剂”风波而临时停牌的酒鬼酒于11月23日复牌。在复牌之前,有机构预测酒鬼酒会出现两个或三个跌停。11月23日酒鬼酒以跌停价开盘,报42.82元,这一价格也成为酒鬼酒全天的唯一价格。由于全天跌停,酒鬼酒当天也仅在9点41分附近有大量成交。此后全天几无成交。一时间,白酒板块遭遇重挫,包括茅台、五粮液等诸多白酒股纷纷大幅下跌,整个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过400亿元。显然,这都是酒鬼这个“鬼”闹的,弄得人们对酒股都敬而远之了。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是有据可查的。按照卫生部551号文件的规定,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该文件表示,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按照该文件中的标准,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的50度酒鬼酒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为依据,50度酒鬼酒样品塑化剂超标约247%。

     既然查出来了,就赶快认错之,改正之,自然这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商家的诚信之道。然而,面对这样的“确认”结果,酒鬼酒却大摆迷魂阵,或则叫鬼蜮伎俩。他们在11月21日晚间发布了一份声明,称在适量的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可放心饮用”。此外,酒鬼酒还称,由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订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限量标准,故不存在所谓“塑化剂”超标的问题。23日复牌之后,酒鬼酒在其公告中又表示,公司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并称,以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计算,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这就越扯越远了。

    这些回答,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扑朔迷离的味道。酒鬼酒似在狡辩,为自己的过错开脱。面对酒鬼酒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态,消费者们似乎并不买账,网友们更是对酒鬼酒至今未启动召回和退货事宜表示愤慨。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 “三聚氰胺”事件正在上演,只不过这一次是白酒行业的。然而,与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相比,“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似乎更为复杂。

        据分析者称,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盲目跟风投产、库存高企及企业诚信等问题。更严重的是,白酒行业还存在标准缺失及监管盲区等问题,这使得“塑化剂”有存在的温床。事实上,白酒产品没有塑化剂安全标准也正是酒鬼酒公告强调“不存在超标”之说的主要“依据”。

      以塑化剂为例,其标准是卫生部制定的,而白酒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则由质检系统负责。在某些知名白酒专家看来,白酒行业的监管一直存在着脱节和盲目发展现象。据了解,白酒行业的监管有两条线,在行业上由商务部系统管理,但是它的技术、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酒业协会等部门管理,而香型的解释权,则归另一个行业组织,白酒认证协会。

     看来是天上“神仙”各管各的,相互之间缺少沟通,整个行业在相关的一些物质添加方面存在许多漏洞,便使地上小鬼胆大起来了。看来天上“神仙”要常开会,把规矩定好,对这个行业管理自然会有所强化。

    自诩为"无上妙品"的酒鬼酒竟是有毒饮品,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真是触目惊心。酒鬼酒的官方检测结果已经岀炉,对人体生殖功能有严重损害并可致癌的塑化剂超标达247%。这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生产者不仅要承担道义责任,而且要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老百姓有句话叫做,酒品就是人品,是说在喝酒时不要偷奸耍滑,要实实在在。其实,做酒的人更要有人品,先做好人,才能做好酒。无论是医药行业的毒胶囊事件,还是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都希望企业能先做好人再做好自己的产业,使企业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上竞争。

    “酒鬼”整改了,还是好洒。做洒的企业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希望相关部门给百姓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