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的文化意义
(2009-10-25 23:38:27)
标签:
奥运文化意义文化现象跨栏刘翔中国体育 |
分类: 文化评论 |
刘翔的文化意义
今晚有人送两张票来,说是刘翔参加跨栏决赛,家里没人看,侄女去,我陪着。会场上有六万人,海潮一般,都是奔刘翔来的,刘翔已成为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因为110米跨栏安排在最后,我看不出道道,心里一直在想事,觉得刘翔是一种文化现象。
“刘翔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殊和特定背景,有值得回味的东西。我们小时候崇拜过庄则栋,那是中国人能得到世界冠军,大长志气,后来出李宁、姚明,但倾国之热,未超过于刘翔。显然,刘翔在今天是一种文化现象。“刘翔热”的产生和国民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关。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91的平世界纪录成绩,打破了欧美选手长达一个世纪的垄断,成为中国人的骄傲。这块金牌含金量高,来之不易。所以,刘翔成为中国体育成就的标志性人物,其受爱戴程度超过其他明星。
其次,刘翔是落后的中国田径项目中惟一的世界超一流选手。中国这项“运动之母”长期在世界蒙羞,“马家军”的短暂辉煌遭到过西方人的质疑,但刘翔是响当当的奥运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国人渴望看见一位世界级的巨星,而刘翔从各方面满足了这种渴求。
刘翔成为大众偶像,还有一重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他帅、酷,周身洋溢星味儿,而且,还有他的个性,他知道如何迎合大众。
到了现场,有人大喊“我爱你,刘翔”,其中,有女孩子。显然刘翔“粉丝”们的主体是年轻人,其中以年轻女子居多。她们多数不懂跨栏,似乎只是迷恋刘翔的帅和酷,高喊着“刘翔,我爱你!”把刘翔当作娱乐明星般地崇拜和追逐。应该说,这是近年来中国体坛出现的新现象。
“刘翔现象”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田径的悲哀。假如我们有5、6个刘翔,也不至于媒体锲而不舍地“骚扰”他,更不至于刘翔出场,形成数万人的亢奋和记者与保安的乱战。
美国是田径王国,但连刘易斯和迈克尔·约翰逊等世界巨星在美国也没有造成过如此热度。
到了晚上八点四十分,刘翔出来了,万众欢腾。人们都站起来了,闪光灯不停的亮,在欢呼声中,刘翔以13秒33的成绩获得冠军,蝉联全运会“三连冠”。看到很多年轻的同行追着他摄影,里面有我的部下和学生。我在远处抓拍了几张,我看到刘翔围场一周,把运动衫扔到看台上,一个妇女拼命地抢。
最后开新闻发布会,刘翔讲话很可爱,会说话,逗人。还有一个纪伟、史东鹏,这两个人有后劲,可能其中要出下一个刘翔。从话语看,刘翔也有“退休”的思想了。
刘翔热,是一种文化现象,爱国,图强,是一种好的文化现象。热爱体育明星,对推动全民全运、强壮中国的体魄有好处。
今天,刘翔获得全运会冠军,对他运动生涯能能是一个句号?不管如何,“刘翔热”则要延伸到下一届奥运会或全运会。以后,刘翔文化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