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对岩溶地貌的伟大发现
标签:
杂谈 |
《徐霞客游记》对岩溶地貌的伟大发现
李
http://pd.images22.51img1.com/6000/lijin1952/da33233c91aefe4ae9d10eecc08bcb13.jpg
当飞机到桂林机场时,看到尖锥状的连绵山峰,排队扑面而来,有人不由得惊呼“呵,桂林”。有人沉静的说“喀斯特”。
“不,是桂林”。“不,是喀斯特地貌。”我说,如果中国像西方一样发达,一样讲科学,人类的喀斯特地貌便应该叫桂林地貌了。喀斯特是南斯拉夫的一片高原,与桂林地貌一样。发现喀斯特的是欧洲人。而中国的徐霞客要比他早200年发现,有《徐霞客游记》为证。只是中国的皇上不懂科学,不重视科学。对功大于天的徐霞客冷落一边。中国落后,冷落了徐霞客。
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的石灰岩山峰。在飞机上看,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桂林、阳朔一带,就是一种喀斯特强烈发育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
把这首诗调出来一看,我发现,这桂林山水甲天下,竟不是说的山水而是在于激励桂林子弟写文章要甲天下,其实桂林子弟的文章哪有甲天下的。“甲天下”的是一个外地来桂林的人,是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这实在是“甲天下”的奇文。
http://p3.images22.51img1.com/6000/lijin1952/318e9b2b7cccdac537c5c05e6ab4c573.jpg
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自幼立志遍游五岳,从22岁起到56岁逝世时为止的34年中(1607~1640年),持续旅行考察16次。考察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16个省(区),并把考察到的实地情况和见解,以日记体裁写成一部《徐霞客游记》。这是我国最早的野外考察记录和优秀的地理著作,以优美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各地的自然景色、山川源流和风土文物,并试图探索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他最后一次“万里遐征”,是对西南岩溶地区的考察(1636~1640年),所记资料占全部游记的十分之八,是游记中的精华部分。
http://pa.images22.51img1.com/6000/lijin1952/abcbaf1d4189cfa84306e44f06ef7168.jpg
徐霞客分析桂林何以成桂林,是因为这里是石灰岩很纯的地区,桂林的山是因为水造成的。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地表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实乃天下奇文。徐霞客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学家。欧洲人中,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和描述的是爱士培尔,时间是公元1774年;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是罗曼,时间是公元1858年,都比徐霞客晚了一二百年以上。
徐霞客纠正了政府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同时,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有关这些水道记载的混乱和错误
千峰并立,最壮丽最奇特的是独秀峰,文人云集,写的最真实、最深刻的是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便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就像那溶洞里的钟乳石,随深藏地下,未为人识,在数百年之后不是被大规模开发出来了吗?徐霞客的价值当时未为人识,在300年后终究得到胡适、梁实秋的公正评价。
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都突出写它介然兀立的气势。在我眼里,“一枝独秀”的是《徐霞客游记》,“介然兀立”的是徐霞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