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抓起来,村上会养活你们娘儿的。”(二十一)

标签:
文化 |
分类: 农村调查 |
我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家,严宏昌是大包干的带头人。我与他的妻子段永霞闲聊起来。
段永霞见到我很亲切。她说我是盐城人,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你口音是那一块的。你们盐城人救过我们。原来在1960年的饥荒时,她要饭一直要到射阳,她说有个大闸,到海边了,没处走了,我说那就是我的家乡射阳。段永霞又捧花生,又倒茶水。
段永霞以亲身体会向我介绍他们为什么冒着风险搞大包干的原因。 “实在是饿怕了,逼出来的。”她说,“小岗人过的是啥日子啊。磙子一上场,先交国家的粮。场光了,粮也光了。接着,就出去要饭。我是1968年嫁过来的,生了孩子就要饭,把孩子背在身上,夜里爬火车朝南走。也没钱买票,老被车上人赶下来,挨过多少骂,背地里流了多少泪。1978年,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
副队长严宏昌再也不想出去要饭了。那天夜里分组时,兄弟组里,严宏昌家有6口人,2个劳力;弟弟8口人,4个劳力。哥哥提出分配时采用生产队的老方法“劳三人七”,把人口这一块提得高些,而弟弟觉得亏了,提出全凭工分分配。兄弟俩闹得不欢而散,在一起仅仅干了3天活。
段永霞一再申明,他们不是“造反”,是饿的没有办法才分开过的。
我离开小岗村时,段永霞站在那里,目送我,车开得很远了,她还站在那里。我与段永霞的照片是同行的人为我拍的。
作者原创,倘转载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