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发现思想
发现思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5,732
  • 关注人气:10,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儿不如养鸡”  (李锦实录之十一)

(2009-01-02 11:01:59)
标签:

文化

分类: 农村调查

                “养儿不如养鸡”

                  ---李 锦农村发言30年实录之十

 

http://p3.images22.51img1.com/6000/wzt51f110/38429d05e8583c7b5cc6dba19e3fc317.jpg (李锦实录之十一)" TITLE="“养儿不如养鸡”  (李锦实录之十一)" />

 

     大年三十下午,在山顶上还有一户人家。我爬到山上,见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光棍汉在家里。 揭开锅盖一看,空空的,锅里没有一点热气。我问“还有人吗”,这个沉闷的中年人只回应一句话“下山了”。他手一指,只看见那弯弯曲曲的小道,顺着山梁通上来,远处山路上慢慢走过一个老太太与约50多岁的壮年人。

    老太太喊了一声“来人了”,送来一脸的笑容。她身子有点倾斜,一走一顿,她嘴里嘟囔着“养儿不如养鸡,养儿不如养鸡”,反复说着这一句话。一问,老太太赶了最后一个年集,刚刚回来.什么东西也没买回来,没有钱,只抱回一只寄养在山脚下女儿家中的老母鸡.山上有狐狸养不住鸡,只好把鸡放在山脚下的女儿家养,与鸡“团”一下“圆”,过完年再让鸡下山去。

    山里穷,留不住人,女儿嫁到山脚下也快二十年了.可两个儿子一直没有说上媳妇,眼看儿子五十岁了,也说不上女人了,就这么过了.老太太说养儿不如养鸡,养鸡还能生蛋,一个鸡蛋六分钱,换回一点油盐,当时在生产队干一天活,还挣不到一个鸡蛋钱。“养儿不如养鸡”的话,大概是老太太讲过多少遍了,两个儿子一脸的木然,听着娘埋怨,一声不吭。过年了,母子三人就把这只母鸡抱回来了,与鸡过一个团圆年,过完年,再把鸡送回山下的女儿家寄養。

    一会儿,弟弟便把浆子打好了,用勺子端着,让哥哥把对联贴上。农民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了。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在传统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哥哥和娘赶年集回来。带回一棵青菜,半瓶油,油也是鸡蛋换的。春联是山下的先生写的。哥哥带回春联,弟弟马上把浆子打好了,用勺子端着,一会儿就糊上去了。一看,上面写的是“丹心一片感党恩”。这两个老光棍一脸的虔诚,贴上春联,便有喜气,算是过年了。

 

作者原创,倘转载需征得作者同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