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王桓主任
(2024-01-04 11:10:5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听到王桓主任逝世的噩耗,痛惜之余,我也为他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而感到释然。
最后一次去养老院探望他,是在入冬前。进门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幕,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清冷的居室里靠北墙并排放着两张床,外面一张床空着,显然是为防止他摔下来。他蜷缩着躺在里面的那张床上,薄被的一角斜搭在他身体的中间部位。我虽说有思想准备,但他的状况还是令我有些吃惊。因王主任有皮肤病,露在外面的身体上血痂斑斑,头上像抹了层白粉。他本就瘦小的身躯愈加瘦小,用形销骨立来形容毫不为过,让人不忍卒观。他不时的用手挠着腿,挠着头,看样子很难受。往日炯炯有神的目光也变得呆滞茫然。他看到我进来并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我。我问,王主任,知道我是谁吗?答,不知道。我告诉他后,他就很客气地说,你怎么又来看我呀?看我干嘛呀,我觉得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语言有气无力。看他舔嘴唇,我问他渴不渴?他说渴。这时一女工作人员走进来,从桌子上拿了一盒奶递给他。我问他,您不是爱吃烧鸡吗?还吃吗?他点点头,我撕下一只鸡腿,问那位女工作人员:要不要给他洗洗手?回答不用洗,才洗过。可是我看见王主任挠头又挠腿的,手上很脏啊。见工作人员这么说,我也不好坚持。工作人员将鸡腿递给王主任,王主任咬了两口又去喝奶。然后对我说,我那小破书(注:《足迹》)的序儿你写的挺好,我挺满意,我了了一个大心愿。我说,王主任,我的序是在您的指教下完成的。如您满意是您指教的好。谢谢您的信任,咱不提它了。您现在感觉怎么样?他说,唉!吃不多,我这皮肤病也难受的很,不好治,恐怕得带到棺材里去了。我宽慰了他几句。见工作人员出去,他说,这人不如以前那个人伺候的好。我又宽慰了她几句。他又说,我下边孩子这么多,也没人常来陪我。说着有些激动,我急忙打断他进行宽慰。说,孩子们都有自已的事,哪有长时间陪您呢。他连声叹气,我有点心酸,胸口像堵了东西,感到透不过气来,便安慰他几句借故告辞了。
初识王主任,是在他开始主编枣强县1989~2006年县志的时候,我去给他报送县志所需的单位材料。进门见他正忙着,他很客气的让我坐下稍等。不太宽敞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他与来人不断的打着招呼,接过并审看他们送来的材料,又不时吩咐手下人做这做那。我感到他是一个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工作有条不紊而又严肃认真的人。忙过一阵后,我递上材料,他边看边问我姓名籍贯。告诉他后,他便说与我哥哥关系不错。于是问这问那,很是和蔼可亲。他说,一看你就跟你哥脾气一样,是个爽快人。于是,他又要我帮忙搜寻一些有历史价值有代表性的如老照片之类的东西,这样又接触了几次便熟络起来。由于我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叫做《聊天》的书,他听说了,便让人通知我说县志需要记载,我便给他送去。他说他很喜欢我的脾气性格,我对王主任没有官架子、坦荡直率、不鄙视我这小小的平头百姓的态度也很感动。于是,我要了他的联系电话,请求他县志出版了告诉我。后来,通过阅读他主编出版的一些书籍,对王主任渊博的学识愈加敬佩,觉得他真不愧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注: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高端人才。
他82岁完成主编县志工作回老家颐养天年后,便经常与我通话。开始他总是很客气的说,贵云,知你很忙,耽误你一会儿,说会儿话。后来时间久通话次数多了,他就不这么客气了。有时我一接电话,他便说,我不管你忙不忙,我不管你爱不爱听,反正我就是愿意和你唠叨唠叨,愿意和你说说话。他说他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说他上大学时的快乐时光;说他参加工作在省报社电台工作时的工作状况;说他为顾家调回枣强和调回枣强时的生活感受;说他在王均公社当书记时如何为老百姓办事;说他主编的县志在省里审核时一次通过,衡水地区有的县反复修改了好几年省里还通不过;说他主编县志时的一些趣闻轶事;说他在枣强做主编工作36年,出版了十余部著作,计1800余万字,每一句每一字他都认真斟酌;说他子女们的婚姻情况和家庭的喜怒哀乐,谈国家与国际形势。总之,油盐酱醋茶,甜酸苦辣咸,方方面面,一说半个多小时是经常的事。我边干手里的活边听他讲。说到他高兴的事,他便显的很得意,我便不由赞美他几句。他说,别喊王主任,不上班了,喊老王老大哥都行。说到一些不舒心的事,我便劝解宽慰他。
他老伴得了脑血栓后,他打电话向我诉说不幸,我便让儿子开车拉着去他老家看望。他和老伴都非常高兴,他们给我说起了子孙们的情况,显得很无奈。作为局外人,我只是宽慰劝解。2022年2月,他曾因病住进县中医院,我去探望他,见其女儿女婿孙子三人俱在,很替他感到欣慰。后来,他老伴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了,他们便住进了养老院。家务轻了,他便利用闲暇时间写一些小文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给我,并征求我的看法。因为他不会在手机上写字,他用笔写在纸上用手机拍照后发给我,我便给他打好再发给他。有需要更改的地方,他电话告诉我,我再帮他添加删改直至满意。有些内容我认为不太适用的,就让他再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决定用否,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一天,他给我通话时突然说,我想求你件事,你必须得答应。我想,能有嘛事呢。便说,凡是我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他便说让我给他即将出版的书作序。我当时认为他在开玩笑,就说,王主任,你的玩笑开的有点大了,我知道自已才疏学浅,您可别拿我寻开心。谁知他竟一本正经的说,这事他考虑了很久了,是正格的,没有开玩笑。我说,您在枣强这么有声望,我一没官职,二没文才,三没名气,四没成就,纯粹一普通老百姓,我怎么有资格给您的书作序呢?这会降低您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会使您的书逊色的。人们不仅会笑话您,也会笑话我没自知之明不知道天高地厚。再说,我也没作过序,不知道怎么写。有名望、有地位、有权威、有能力的人有的是,劝他还是找别人去写,如此好几次。谁知后来他打来电话没等我开口,他就发脾气了,骂骂咧咧地说(早闻王主任有这特点,喜也骂,怒也骂),我都80好几的老头子了,你见我求过谁?你这么推三阻四的,亏你是个平头老百姓,你要是个官儿、有点权力、您还更得了不起、更得拿一把了呢。你是平凡老百姓,我退了也是平凡老百姓。我不找别人,这序儿就叫你这老百姓写,而且还得抓紧写,写不写你看着办吧。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再返回去不接了。我沉思良久,只好勉为其难。
由于我对他书的内容比较了解,再加上平时他给我说的一些个人情况,我就结合自已的观点写了发给了他。有些工作阶段和家庭情况他不同意写进序里,他告诉我应删除哪些内容,并提了建议。我改后又发给他,他表示满意。并开玩笑说,让别人写序得请客、得送礼,你就别寻思这个了,就当就搭我这穷老头子了,谁让咱们对脾气呢。我说,王主任您这是说哪里话?您这么信任我,我很荣幸。您的书写的这么好,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应感激您才对。他的《足迹》一书出了三次样书,每次都让我参与了校对。此书正式出版后,王主任也是及时通知了我,并说,等他好了,叫上为他出书帮忙的几个人一块庆庆,但最终未能如愿。后来,他老伴于2023年春节后因病去世,他几次哽咽着和我通话,我又去探望。见他老泪不断,我说,两个人总得有一个先走的,他走在您前边比走在您后边强,真那样的话,您能闭上眼睛安心走吗?劝解半天,看他心情平静了,我才离去。
情景如昨,今竟阴阳相隔,让人不禁唏嘘。愿天堂没有病痛,愿王主任灵魂安息!
注:王桓主任于2023年12月26日下午5点逝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