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枣强大原书院——诗词作品集萃

(2020-12-05 13:18:44)
标签:

文化

分类: 格律诗

走进枣强大原书院——诗词作品集萃

 

 

王明池大原书院采风诗三首 

                          

董子颂

 

独尊儒术振朝纲,辅主安民国富强。

诋毁焉能尘掩玉,明珠闪烁耀东方。

 

                  咏董子

   

专注读书未觑园,修身养性效前贤。

谏言三策龙心悦,理论五常天下安。

儒罢百家称始祖,文传千古作标杆。

乾坤扭转凭神手,后世几人能比肩?

 

大原书院采风感赋

 

庚子立冬天未冷,心灵洗礼沐春风。

聆听教授传儒道,瞻仰祠堂访圣踪。

柱刻名联灯塔亮,墙书哲理警笛鸣。

吮吸营养精神振,续写春秋谱锦程。

 

 

李广池大原书院采风组诗

     ()

沁园春·大原书院

枣强城西,

索泸河畔,

丽圃园中。

现巍峨亭阁,宽平堂院,

端庄塑像,锦簇花丛。

曲径回廊,幽深典雅,

朗朗书童展笑容。

尊师教,任学研训导,

画凤描龙。

 

起源嘉靖罗公。

仰儒圣,誓言继本宗。

有挥毫千字,藏书万卷,

始编县志,矫正文风。

承继先贤,弥新历久,

培育良才登岳峰。

看今日,为黎民游览,

耀世丰功。

 

 (二)

赞罗公

 

嘉靖为知县,施才在枣强。

敬崇儒学子,偏爱大原郎。

修志传家久,兴文继世长。

甘霖滋沃土,美誉九州扬。

注:明嘉靖年间,罗廷唯做枣强知县。认定大儒董仲舒是枣强人,弘扬治学精神,建立大原书院。开始编纂县志,传承枣强文脉。

 

                 (三)

览观书院记实

  院名

 

名定大原含义深,董儒珍语耀乾坤。

匾额金字悬门上,明理昌文育后人。

 

                  地雕

 

书院门前美地雕,古时县邑尽详描。

匠人技艺传文化,穿越时空走一遭。

 

                  义仓

 

两侧曾经设义仓,三千谷粟措秋粮。

扶贫济困从民愿,学子惜农固本强。

 

                  仪门

 

正门进入是仪门,拂袖整冠轻掸尘。

兴礼从来邦要事,洁身修性促成仁。

 

                 大讲堂

       (古时:明道正义堂)

 

宽敞明洁古朴堂,讲研训导在中央。

当年董圣帷帘诵,时下扩音屏幕张。

 

                 两侧书舍

 

明堂书舍有箴言,十会匾额自董篇。

如若深耕通理义,定能聪慧做良贤。

 

注:明道正义堂东厢曰:明道书舍,其五楹为:道原,正心,求贤,更化,蕃露;西厢曰:正义书舍,其五楹为:教本,成德,养士,善治,玉英。

 

               三策亭

 

董圣直言三策谏,言情明理固皇权。

天人融汇成一统,治世升平美誉传。

 

               董子祠

 

董子祠堂呈靓装,敬崇朝拜释纲常。

鸿儒经略端详记,承继先贤续锦章。

 

                  塑像

 

凝重端庄玉石尊,两千年里圣儒人。

而今书院黉堂坐,教化英才理义魂。

 

                  楹联

 

幅幅对对有根由,董论精深寓意留。

默默读来舒雅兴,心驰神往赏春秋。

 

             十一 展藏

 

万卷珍藏故事多,明晰根脉史长河。

八方学者蜂拥至,故里渊源起浪波。

 

             十二 圃园

 

万木葱茏花四季,游鳞翔羽伴蓝天。

不窥稚董成佳话,讲与今人效古贤。

 

            十三 文昌阁

 

俊秀高阁矗后沿,犹如跋涉梦终圆。

功夫不负勤劳者,览尽风光塔顶攀。

 

                 (四)

                  董仲舒

 

贤良董子志兴邦,稳固皇权献道方。

三觐汉君成大统,独尊儒术正朝纲。

道德教化清心欲,帝制先为立主张。

延续千年封建史,推崇亚圣美名扬。

 

  (五)

如梦令·董仲舒

自幼精勤书魅。

通读百家交汇。

一统固皇权,

儒教独尊荟萃。

祥瑞。祥瑞。

亚圣美名传世。

 

(六)楹联三幅

自幼勤学怀大志

成贤教化步青云

   一代宗师

 


董圣英名传万代

天人理论悟千秋

  故里情深

 


倡导儒学成一统

推行孔教两千年

  青史留名

 

 

 

大原书院文学采风随感(外一首)            

              /孙桂芹

 

庚子初冬书院行,文朋韵友喜相逢。

天人感应凝渊薮,繁露春秋蕴远鸿。

千古儒学泽后世,万条慧理显恒明。

董贤故里曦光耀,德道绵长文脉兴。

 

           赞知县罗廷唯

 

 明朝嘉靖有贤英,知县罗君政绩丰。

考定棘津出大儒,筹谋书院聚高朋。

讲堂朗彰澄境,著述悠悠蕴慧宗。

千载功德留史册,时空跨越继文风。

 

 

参加“董子文化”学习、创作采风座谈会有感

            / 刘双桥

 

立冬风送诗情暖,书院铭轩聚众贤

三策天人明道谊,析章解句圣言宣。

 

 

单兰峰诗词三首

           

 

        观董仲舒塑像

 

拭目再三疑是真,端庄凝重定如神。

春秋繁露心中刻,颂道传经示后人。

 

    

       大原书院采风感言

 

棘津古邑荡儒风,董府门庭浩气盈。

亭榭箴言文脉厚,楼阁古训墨香浓。

天人三策乾坤朗,礼义八方社稷兴。

一代圣贤行大道,深挖广拓启新程。

 

 

清平乐. 参观董子祠感赋

 

初冬书院,菊艳阳光灿。汉瓦秦砖飞檐炫,翰海墨香弥漫。

 

董圣重教亲民,春秋繁露博深。构建和谐社会,至今乃是方针。

 

 

冬访大原书院(二首)

/毛志鹏

革新旧迹大原风,泛览春秋岁又冬。

堂外翩翩添稚子,心头穆穆忆罗公。

文章自古经国计,仁义于兹复正声。

入抱曦和驰远路,长闻鹤啸彩云明。

 

光影竹枝几处栽,岁移冬日探幽来。

董公垂教罗公继,今古文章览俊才。

 

 

张振霄诗词四首

董子文化创作风有感

      

庚子之年恰立冬,大原书院暖融融。

儒学思想渊博奥,文化传播世代荣。

爱气养身仁者寿,天人一体众灵生。

虽隔贤祖双千载,血脉根深蕴相通。

 

:“爱气养身”和“天人一体”都是董仲舒的文化思想和养生哲学。

 

        

咏董子

      

西汉名家董仲舒,精通哲理众崇儒。

三年盛苑非一目,一世博学破万书。

辅佐汉王成大业,扫除诸子纳独术。

天人感应传千载,文脉传承代代疏。

 

           

赞枣强大原书院

           

集贤论道远凡尘,书院还原续祖根。

福惠子孙延血脉,淑心教化棘津人。

 

:“棘津”枣强县的古称。

 

纪念枣强四百年前知县罗廷唯

       

嘉靖年间一县令,亲民敬业礼先行。

始修书院留青史,远见卓识享盛名。

 

:“罗廷唯”:.嘉靖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时值二十九年的罗君,出任枣强知县,三年的时间,考定董子故里,始建大原书院,敬祖聚贤,首撰县志,记载史事,政绩卓越,功德无量。

 

赞大原书院采风会

              /宋清松

 

冬日暖阳聚书院,竹风檀香开座谈。

河湖深处远含黛,董子故里近圣贤。

天人三策修正统,文化自信入心田。

索泸脉动歌盛世,众里寻她意阑珊。

            

 

滕继洲诗词三首

参观大原书院感怀

         

一湾碧水映书堂,规整格局透古香。

熠熠匾文宗旨蕴,谆谆圣训正思彰。

聆听宏论承甘露,拜谒贤祠沐瑞光。

回溯棘津积淀厚,弘扬国粹志高昂。

 

                     

拜谒董子祠感怀

  

古邑棘津宝地灵,鸿儒董子耀寰中。

治学刻苦园不觑,倡政清廉利莫争。

三策推行纲纪振,五常教化道德明。

如今跨入新时代,文脉传承彰正声。

 

         怀念罗廷唯

 

敏学巴蜀地,赴任令枣强。

治理仅三载,政声却远扬。

秉公平冤狱,惩恶治盗帮。

博引确董籍,深谋建学堂。

先河编县志,首度设义仓。

尽管时空跨,口碑尚流芳。

 

 

焦连升诗二首

赏书院赞罗公

      

棘津百姓赞罗公,勤政清廉业绩丰。

尊董崇儒建书院,驱除流寇审冤情。

始编县志留青史,望重名彰速晋升。

离任送别民泪目,大原再现慰英灵。

      

书院采风有感

     

大原重建在棘津,董子余辉照后人。

天赐皇权成圣统,调均思想惠黎民。

纲常理论施文治,荐孝倡廉举措真。

附益之说王位稳,国学自信固乾坤。

 

 

高贵云诗二首

大原书院采风感怀    

 

立冬幸沐圣儒风,听课观瞻眼界升。

宇宙通神灵性附,自然化物气息融。

和谐共处天温顺,毁戮独尊地险凶。

三策恒昌今古赞,董公故里更情浓。

 

赞枣强县令罗廷唯

     

睿智青年七品官,履职数载绩非凡

学堂修筑传儒道,县志创编记世颜。

惩恶黎民安泰享,救贫义廪苦寒怜。

流芳不在阶高下,贵有公心效庶忺。

 

张义云诗二首

董子文化创作采风有感

           

初立新冬沐暖阳,躬逢授课步华堂。

愧聆圣教涤澄澈,忻揽颜书沁墨香。

无力高阁观胜景,只安廊下伴兰芳。

北风不入清洁地,草木萋萋始盛装。

 

大原书院采风感怀

幸步芝兰室,陶然入澈流。

临高霞易染,近水月更幽。

 

 

采风栆强大原书院感言

/李增坤

 

重建书院董学兴,承先泽后缅罗公。

文化自信扬国粹,根脉经典永传承。

 

[注:董学,指董仲舒的学说、思想。"罗公“,指明代嘉靖年间任枣强知县的罗廷唯,首建了大原书院。]

 

 

江东兴诗词三首

西江月·远望大原书院

 

琉月广寒入槛,

红烛端砚约弦。

婵娟舒袖欲飞天,

秦赋汉章明苑。

 

彻宇拂尘香雪,

近楼绝誉青衫。

开轩奉酒语云烟,

瀚海晴川柳岸。

 

清平乐·信风

 

金针白草,

皿老茗茶少。

斗室谈经原圣道,

入味诗文真妙。

 

空无一物书生,

仗持枯笔酬功。

俯仰乾坤千古,

妙辞当揽清风。

 

浪淘沙·慕仙

 

大道在经天,

褴褛衣衫。

藏经楼里振长鞭,

策谏尊儒兴社稷,

万里江山。

 

自幼羡神仙,

驾鹤云端。

今朝更喜圣人闲,

一笔沧桑耕岁月,

逝水流年。

 

孙爱霞诗二首

立冬日大原书院采风随感

 

秋风黄叶访西林,色照书窗透竹阴。

坐客纷纷推董相,少卿应识子卿心。

 

 

不见先生董仲舒,惟馀遗像在庭除。

春秋大义传青史,三策贤良五行书。

 

 

彭茜梅赞大原书院诗二首

 

银杏黄绸两岸钗,大原书院董学才。

文田阐道群儒首,客路思归近圣来。

 

 

董子儒风故里长,礼歌明道正呈祥。

谈文雅意深如海,论墨传承冀枣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