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老知青:三人四天第二故乡行

分类: 山乡纪事 |
闽北老知青:三人四天第二故乡行
龙山神獒
此行3人,都是闽北顺昌仁寿老知青,行程从顺昌仁寿、建阳、邵武,历时4天(8月18-21日)。
顺昌仁寿
在我插队近4年间,仁寿逢五赶圩,知青们绝大多数都会到场,不管有没买东西,都要亮亮相露露脸,知青们既没农货可卖,也没多少钱买看中的东西,无非凑个热闹,打发1天苦闷的日子而已。大家见见面,交流天南地北的各方信息,不亦乐乎。
而这次出行,8月18日正是1975年我们从福州前往第二故乡的日子,再回首,47年光阴的故事已经积压如山。

乡间流水早已经带走了属于我们七十年代的光阴故事。
从福州上午9时出发,由荆溪上高速,经古田到顺昌大干下高速,历时3小时15分,到达仁寿入住,中午12点半。当地老伙伴已安排好住宿与午餐。乡镇宾馆,条件不错,平时1天70元,节假日100元。相对丰盛的午餐,人均约40元。下午到上白村逛逛,还认得我们的都是当地老人,当地一块在田里劳动过,年青人很少,大多出外务工了,留下年幼的只能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
晚餐,来了更多老相识。第一道菜一定是仁寿灌蛋,他们骄傲的说这已经是“非遗”项目了。

蛋黄中塞进肉馅,加酒炖煮。以前是双抢过后七月半,用以补充体力的菜肴。
并由此得知,仁寿现在是闽北知名的木材交易场所,客商如云,当地商铺几乎开到通宵,夜餐开到凌晨4点,这与周边乡镇相对冷清成为异类,也大大出乎我们意料。
晚餐后散步到当地广场,有好几处,与大城市没有差别,大妈大爷们在广场唱歌、跳舞。随行2位当年都是公社宣传队的骨干,其中1位是竹笛高手,现场操起一支竹笛吹奏起“扬鞭催马运粮忙”等多首老歌,悠扬悦耳,声遏行云,迎来现场阵阵喝彩。一位当年粉丝,认出这位故人,非常激动,上前拥抱,真是“忽见他乡故人来,各自老泪湿青衫”。
建阳新区新面貌
咱们插队的七十年代,建阳行署就在建阳,后来地区迁到南平,如今再迁回原建阳童游地块,虽有些折腾,但也无可奈何。新区旧区只隔一座旧桥,一切都是新鲜的。
高楼、马路,一座新城,究竟能留下几多历史文化遗产?千城一面,我说这里是上海、武汉、福州的一角,你能说不是吗?
邵武,铁城的山村美景
因为有位当年的铁哥们留落在邵武铁城,几次邀请我们前往,这次就近趁便赴约。我们直接前往和平古镇会合。

接着来到附近的大埠岗镇,那里是知名的美丽乡村。

有小火车和千亩樱花林,称为樱花小镇,气度不凡。邵武当年与南平来舟是鹰厦线上最大最繁忙的铁路枢纽,如今似乎被边缘化了,已经没有一列客车经过,乘动车要到建阳,这又怎能想的到呢?
21日一早,启程返回。4天3地,行程紧凑,其实汇聚47年风霜雨雪,我们都亲历了城乡40多年沧桑巨变。现在我们自己也老了,不再抓紧出来走走看看,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