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福州百合澡堂

(2009-01-07 09:55:17)
标签:

三山文化

民俗记忆

百合澡堂

乡土风物

文化

分类: 故乡云烟

记忆中的福州百合澡堂

⊙郭健飞

福州地热资源丰富,澡堂历史悠久,上澡堂泡温泉(洗汤)曾是老福州人生活中的温馨记忆。百合澡堂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1930年建成,位于福州澡堂密集之地(今温泉路上),是利用旧城墙废地而建的,为3层建筑,这在那时福州还不多见,有鹤立鸡群之感,面积、规模、设备及服务均首屈一指。百合澡堂建筑设计与布局都有独到之处,夏日凉风习习,冬有暖气供应,这在福州市区是独一无二的,供暖设备由兴化人唐技师负责管理。

楼下大堂开设普通池,有大汤池4口,是用大石条砌成的,池边地面铺有马赛克,每口汤池边长约3、4米见方,汤水温度由低到高。有一、二百张躺椅座位,配有木头拖鞋,是一般群众经常来洗澡的地方。很多顾客洗浴后就在躺椅上或小憩休息,或谈天说地,还可以叫饮食部门端来盘菜等食物,很是方便。楼下还有特别厅,可接纳50多位顾客,设大汤池3口,设备和卫生条件都比普通池更讲究一些。再通过一条过道是雅室区,约有10间,每间雅室设2个座位,雅室后半部有个人浴池,可供夫妻共浴。再往后就是供妇女洗浴的女座,有专门的女招待员,经常是顾客盈门。

二楼设特别座,也能容纳百余人,建有大汤池3口,因为是在楼上,俗称“天池”。另有礼堂区,备有考究的桌椅家具和陈列着古玩的博古架,可以接待20位左右客人聚会,专供达官贵人等有钱人使用。

三楼的面积不大,可供小型聚会使用,能摆二桌酒席,使用频率很高,很受比较高级层次顾客的欢迎。百合澡堂还有饮食服务部,供应点心也办酒席。理发部设在二楼,由福州著名的中新福理发店派技术一流的王刘俤,王祥平两位老师傅主理,有6张能升降的自动椅,我当时就在理发部学艺。修脚师林水利,陈宝庚也是一流的,擦背师傅张万清,吴三俤等也都很有名气。百合澡堂设有总接待,担任总接待的是林仲仲,精通普通话,广东话。

百合澡堂后半部空地上是园林式风景区,有二口大鱼池,假山雪洞,亭台楼阁一应俱全,还有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苏小小墓,雷锋塔等景点;还有猴厝一间,豢养猴子数头,供澡客散步休息观赏,另建有小戏台,可供小型演出,经常演唱京剧,闽剧小戏,热闹非常。

在大门进来通往二楼的楼梯拐弯平台正上方,很显眼的地方挂着一面大牌匾,是当时中央军在福建最高长官刘和鼎送的,做工相当考究,中间四个大字:荡涤瑕污,右上角写:刘和鼎敬题,左下角写:郭法霖敬书,显示了百合澡堂不同凡响的地位。

百合澡堂有六位大股东:当时的警察局局长郭永荣的弟弟、第二警察分局长施泰桢、警察局秘书庄元豪、后街永嘉玻璃店老板人称二哥、水流湾德计家具店老板张先生、妙巷新世界澡堂老板林木发。施泰桢和庄元豪是百合澡堂的主要人物, 施泰桢,字幼岳,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家住乌山下道山观公馆,工作能力相当强,对外交际很好,后任南京国防部少将参议;庄元豪,东门外车较场人,信佛,终身吃素,创建福州佛教医院(现为市中医院),乐善好施,在东门外一带享有众望。在鼓岭建有别墅,现在仍存,鼓岭乡中有事找他,都热情相助。生有二女,长女庄旋,是实验闽剧团花旦,女婿为记者叶大开;次女悦文家住西峰里附近,两个女儿都禀承乃父之风,待人接物热情有加。    

百合澡堂的总经理是董祖培,管理能力相当强,后被选为福州市参议员。由于百合澡堂是福州规模最大的,达官贵人都多在此洗澡,理发,如许显时(省建设厅厅长)、何公敢(省政府委员)、萧叔萱(教导团团长)、林知渊(省政府委员)、郁达夫(省政府公报室主任)、陈培锟女婿(省政府局长)等,我与他们也都很熟悉。我在这里当学徒学艺3年出师,又会说普通话(我小时候曾在福州鼓岭老家基督教会办的岚光学校读到小学毕业),而理发师傅中会说普通话的不多,因此老板、师傅等就经常叫我给那些不会说福州话的达官贵人理发,有许多外省人来百合洗澡理发,多由我为他们服务。

百合澡堂的格局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后拆了重建,前不久我特意再到那里,看到新建的“百合温泉大酒店”很是宏伟壮观,但已非旧时模样了。

(注:郭老是老福州,通文墨。其子祥龙、祥明曾与我一同插队在闽北顺昌,当年祥龙先在埔上木材厂工作,我回福州,常途经他处打尖,在厂食堂打饭共餐,他思想深邃善谈,对当年知青政策有很多独到见解。祥明经商,事业有成,是福州市政协委员,热心公益。有关福州知青回忆录的编辑、出版,多由其出资襄助。郭老该文,祥明曾让我做些修改,发表于福州晚报。但遗憾的是郭老不久就仙逝了。郭老老家在鼓岭,当年在鼓岭曾偶遇上山游玩的大作家郁达夫,即邀往家中以“青红酒”接待,郁达夫对鼓岭风光、乡风民俗、青红美酒都赞赏有加,并题词相赠,为郭老山尖老屋题词“放鹤亭”。往事如烟,郭老留下的老澡堂民俗记忆弥足珍贵,是福州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愿郭老青魂安归鼓岭,静静安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