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家宝宝1岁10个月,每次给她穿衣服都爱发脾气,老是捣乱,从来都不会乖乖地穿上我给准备的衣服。每天都要从床上追到地上,从卧室追到客厅,才能好不容易地给她穿好。这样不只折腾,还耽误我上班的时间,让我很头疼,所以想请问专家,有没有办法能让穿衣服的过程顺利点呢?
答:在这个简短的几句话里,我似乎能看到一个混乱的早上。穿件衣服,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当面对一个1岁10个月的孩子来说,这件事就让家长接近‘崩溃’。但是,这会让我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变得如此乖张?似乎家长在寻求‘降服’这个‘小鬼’方法的同时,还在传递着另一种信息,即:这是个不乖的孩子!
很多时候,另家长反感的不一定是孩子的行为,而是作为家长如何诠释孩子的行为。
就如这个问题中的小姑娘,显然家长认为这是个令人烦恼的行为,那么这种糟糕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会让家长更加烦躁。而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带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从家庭治疗的角度理解一个问题,通常都会把它看做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出来的结果。如此一来,这会让本可以平静的早晨,演绎出问题中描述的‘战争’画面。
也许,我们可以重新诠释孩子的行为,比如在问题的描述中,会现出孩子的几个鲜明的特点:1,有个性,坚持自己的审美观点。2,有创意。3,有韧性,执着。……
当然,孩子的这个行为的确影响了现实生活节奏。那么,如何兼顾?能否给她自己做主选择的权力?当然不是随意选择,家长可以拿出2-3套服装让她进行选择,这是给孩子建立一个可选择的选择机会。既能给孩子留下选择的权利,同时不至于发生冬天非穿裙子的情况。这种方法需要把可选范围尽量缩小,2-3为宜,过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孩子容易不知所措,更会影响时间。
另外,如果您家这个1岁10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那么问题可能会相对复杂一些。除了,这里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互动之外,还有关于依恋关系的问题。众所周知,公立幼儿园的入园年龄在3岁,这样的安排是有一定心理发展意义的。3岁前的孩子,眼里和心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0-3岁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基本信任感,基本安全感。这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被送到幼儿园或与母亲分离,通常会让孩子感到被抛弃,没有安全感,无法相信别人等负面情绪。然而,孩子表达这些负面情绪会通过很多方式,比如该上幼儿园时,借很多原因耍赖不去,或做一些令家长挠头的行为,吸引家长的关注等等。
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提供的信息太少了,所有的判断都是一种猜测。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