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11-04-01 15:15:24)
标签:

龚鉥

心理剧

昆德拉

分类: 感悟

  “把这样的父亲赶下台去!把这样的父亲赶走!你行的!赶走他!没那么容易!赶走他!没那么容易!”

   ……

   这是参加龚鉥心理剧工作坊时,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

   故事描述着一个姑娘不忍回首的往事,在她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施虐成性的‘恶魔’。在龚鉥的指导下,辅角们投入的展示出这个恐怖的经历。这种展示像一种影子,鬼魅的影子缠绕着台上扮演姑娘的演员,缠绕着台下的观众们。

   在演员尽情宣泄情绪的时候,台下那个当事者已经泣不成声。龚鉥要求她上台去赶走这样一个‘不值得’被爱的父亲,要求她把这个父亲从心中赶走。就此,我们便听到本文开场的那句话。冷漠,强硬,不容质疑……是我对此最为真实的感受。一个不请自来的联想把我的注意引开,我在想那个施暴的父亲如果此刻也驻足于此,观望着台上那两个鬼魅的黑影,会作何感想?听到龚鉥给女儿的指令时会作何感受?突然间,一个泣不成声的父亲形象渐渐清晰于我眼前。似乎一个软弱的男人正在用另一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懦弱,似乎在表达自己如此不舍与女儿斩断联系,也许他太弱了,以至于他哀求的声音抵不过龚鉥的命令。

   于是,那个姑娘在龚鉥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的给自己鼓气,最终迈上舞台使劲全身的力气赶走了那个曾经对自己施暴的父亲,赶走了那个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赶走了那个唯一的父亲。不知道,这个姑娘完成这个决然的任务后,内心会有何感受?我宁愿希望不要就此让父亲消失不见,宁愿希望这次干预是龚鉥唯一一次无效的指导。因为这个姑娘似乎还没有做好与父亲分离的准备,似乎她还有太多太多的与父亲有关的心愿还未达成,就这样赶走他,也可能带走她一系列的美好梦想,会甘心吗?太残忍了!

   把父亲赶走后,在龚鉥的指导下,这个姑娘躺在垫子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那些说不清的情绪一股脑的发泄出来。精疲力竭的时候龚鉥问她,往往是谁来安慰你?姑娘说是自己的母亲。于是在生活中那个似乎永远迟到的母亲,此刻似乎也出现的有些晚了。我一直会有个画面隐隐出现在脑海中,在女孩被打的时候,母亲似乎没有办法靠近没有办法保护她,能做的只有在事后过来给予安慰。也许这就是母亲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情了,然而,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会不会内心产生对父母一并的憎恨?无论如何,她并没有得到应得的保护。因此,我开始怀疑舞台上这对‘母女’虽然身体正以心贴心的状态互相依靠着,但心与心之间真的没有隔膜吗?

   导演为了加重这场‘演出’的气氛,在‘母女’二人相拥的时刻,播放了一段首久远的摇篮曲。宁静,安详,温馨的表面下,我似乎总能感受到某种不舒服的东西在心中涌动……同去的璇儿说:“这种氛围会给人一种错觉的被安慰感。”我想她说的没错,好像那个“斯德哥尔摩效应”给受害者吃下一颗可以产生幻觉的‘毒品’。也许,这种错觉会让人上瘾,会让人执迷于此,执迷于那些爱与恨的纠结中。

   整晚,在那个舞台上,那个具有‘妖气’魅力的龚鉥导演,导演了一出施与受的大戏。我们的情绪也在施与受的过程跌宕起伏。在分享观者感受的时候,似乎台下观众很多都被唤起了那不堪回首的成长经历。也许出于对姑娘的同情,他们纷纷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那些伤痛,借此希望可以让姑娘有所安慰,然而那姑娘此刻‘蜷缩’在舞台的角落中,头发蓬乱,表情木讷的看着接下来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听着那些从小被打的故事,不能否认这些年轻的生命曾经历过的伤痛。在那些翻涌而出的怜悯之后,那句出自昆德拉的名言又一次的出现在我耳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几日前,在与雪漫闲聊时,她曾说:“生活就像鸭子打完架的湖面,也像打完架清理羽毛继续划水的鸭子……”那片因鸭子打架后留下的波澜的湖面,看似繁乱但其实这波澜仅仅是那件事的影子。事情早已过去,而我们似乎希望这波澜的湖面不要平静,以此证明那两只打架的鸭子曾经来过。不愿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似乎希望借此可以证明我与那个人有过关系,以此证明我曾出现过在对方的生命中,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想到这些,我更能体会这个比喻中极美的感受,这个源自于生命的感动撼动了我心中那些沉重的,但又极其脆弱的过往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