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谈养生~(随笔)

(2011-01-26 22:18:08)
标签:

中医养生

心理问题

西医

心理学

心理治疗

杂谈

分类: 杂谈

      打开电视,只要你愿意就能看到一些中医养生类的节目。保健养生的话题在我们毫无觉察的时候悄然的将我们围绕,这似乎就像年龄一样悄然无声的爬上我们的表情,用中医的视角去诠释生命的完善,成为很多人感兴趣的命题。

    前阵子,父亲跟我聊天说他的一位朋友以前曾是某著名三甲医院的西医大夫,学习西医67年,又从事这类工作若干年,如今完全放弃了西医转为研究中医,并且开设了自己的机构到很多地方给大家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他的朋友说:“当我了解了中医的精髓,我才发现西医的浅薄。”他举了一个例子来对比中西医的区别:“就拿癌症来说吧,西医要做的是切掉,不允许它的存在。再或者化疗,化疗是什么?如果把癌细胞比喻成人群中的小偷,如果十个人里有三个小偷,西医干的事情就是把这十个人都抓来,不问青红皂白的拿机关枪一通扫射,最后一定会把这三个小偷都干掉。而中医不这样理解,不认为癌症的出现必须要以隔离或是完全消灭掉为根本,癌细胞本身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根本干不掉。就像小偷一样,根本无法都抓起来,或者说即便都清除干净了,也会因为某些环境的影响再滋生出来。所以中医治疗癌症首先想的不是清除而是如何接受它的存在。让它出现的环境变的平衡,从而使生命的状态趋于平衡。”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从中医的视角理解生命的状态,也许就是因为其包含着中国人独有的哲学思想。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中医的思想有时与我们心理治疗的思想极为相似。那些著名专家们说的案例,听起来似乎讲述着中草药的妙用,而在我眼里其实这里面蕴藏心理学原理。

   前阵子,某家出版社邀约说要出一本从心理学角度谈疾病的书。乍听起来,让我也好一阵兴奋。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生命状态的书籍非常少,或者说这个话题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话题。但是看了所列提纲,我和周围同行有些感到无从下手了。因为要想阐释清楚心理压力与高血压的关系就这一点足矣复杂了,更别说那些从头到脚的心身疾病它们的发病机制了。比起中医,心理学的大部分内容更加看不到摸不着,描述起来更加复杂。因为它既包括个体的特质,也包括着环境的影响。描述一个现象我们究竟该如何入手,成为我们这些人思考的问题,可惜的是,思考到最后,我们不得不拒绝出版社的约稿。

   除了那些因为突发事件产生的焦虑一夜间让人白了头发,心理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常常是很难觉察的。当疾病袭来,再让人们关注心理问题这看起来好像有点晚了。然而关注心理健康什么时候都不晚,癌症晚期的病人调整好心态一样有机会拯救自己的生命。心理问题可以导致身体产生疾病,同样身体的疾病也可能因为心理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治疗。中医的理论与心理治疗的理论非常相近,若能在谈及中医养生的时候,多一些心理学的内容告诉大家,也许可以让更多的人为此获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语中……
后一篇:‘偷’的嗜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