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成长路上的‘陷阱’

(2010-09-17 11:55:49)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心理学

培养想象力

分类: 心理学

   昨日,在地铁里听到两个妈妈的对话,其中一个妈妈的孩子2岁3个月,我称其为A妈妈。另一个妈妈的孩子一岁4个月,我称其为B妈妈。

  A妈妈:你家孩子好不好?

  B妈妈:还好,就是现在孩子大一些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不像前阵子好管了。

  A妈妈:我跟你说,这孩子呀你就得从小给他立规矩。不能由着他性子来。

  B妈妈:是呀?你家孩子怎么样?现在是不是该联系幼儿园了?

  A妈妈:我打算过了十一就把他送到幼儿园去。

  B妈妈:哦,那你们找的是公办的还是私立的?

  A妈妈:都是私立的,我看了看还不错。每周还有半天外教的课,还有一些其他的课程,收费也还可以接受。现在都是私立的,公办幼儿园只能3岁,早了人家不收。

  B妈妈:哦,那你家孩子是不是太小了?

  A妈妈:还小呀?人家还有18个月就送到幼儿园的呢。不小了,这孩子现在在家特别不懂事,跟他姥姥黏的厉害,前阵子他姥姥病了,晚上冲奶他非让姥姥给弄,别人弄不行。特别不懂事,然后姥姥就得爬起来给冲奶,这要依我的脾气,喝就喝,不喝就别喝。可是家里的老人就是没辙。惯的孩子一点样没有,所以这也是我决定十一之后送他去幼儿园的原因,就是不想让他那么黏人。而且现在总跟你反着来,你知道我们现在喂饭怎么喂?

  B妈妈:……

  A妈妈:我们开始跟他说,宝宝吃饭。我家宝宝就说:不吃,不吃。然后我说:那你别吃,别吃啊。宝宝说:不,我就吃,就吃。这么着,还能喂几口饭。烦死了,就得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好好管管。

  B妈妈:啊,这样呀。我们家孩子现在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以后可怎么办呀?

  A妈妈:所以我跟你说,现在就得给他立规矩。不能由着他性子来。要不以后可就难管了。不行就是不行,必须坚持原则,让他明白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听到以上的对话,我有强烈的冲动想要跟两位妈妈说:“请对你们的孩子好一些,2岁3个月的孩子可能刚刚进入第一反抗期,他的表现就是逆反,请你看看孩子的成长,这恰恰是他健康的标志。不要因为他的‘不听话’而选择把他送进幼儿园,因为在他心里那等于被抛弃。一岁4个月的宝宝还什么都不懂,他不理解什么叫做规则,他只知道妈妈是否爱他……”。但我还是节制住了这个冲动的念头,我们没有权利告诉别人该如何教育孩子。

  自家的小侄子今年刚满3岁,我们接触不多。侄子还小时,常常吃手。爸妈看见便打他的小手,斥责他总是不长记性把手放在嘴里。我曾稍稍给他妈妈一个提醒:“不用这样约束他吃手的行为”。但是他妈妈说:“我知道。不就是安全感什么的吗,那我也不让他吃。多脏呀!”一席话让我无语,其实我只想告诉她,孩子现在吃手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开始。当然,口欲期的问题我想解释起来会更加麻烦……

   前几日又见到小侄子,他大概见我陌生,于是便躲在他妈妈的身后,同时另外一只小手马上就握住‘小鸡鸡’。我知道,这孩子大概见我有点紧张。接下来,他的爸妈看到他那只小手,上去就是一巴掌。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拍他,他那只小手都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小鸡鸡’。过了一会儿,我告诉孩子的妈妈,孩子现在的年龄对生殖器感兴趣是正常的,大人可以不用过分关注,过了这段时间孩子自然而然会忘记这个习惯。他妈妈说:“我们家孩子一紧张就这样,跟他说了很多次,没用。”其实,家长每次这样的提醒,都是在一遍遍的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紧张就摸生殖器也是为了得到安慰,不需要过多的关注这个问题。慢慢就会没事,但是很多家长也许是不能允许这些自然的发展过程,他们总用自己的成熟标准去要求一个发展中的孩子。

   小侄子与我熟悉以后,抱着一盒围棋走过来。我问他:“宝宝告诉姑姑,你拿的是什么? ”他抬头看着我笑,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我的小姑就笑着说:“宝宝你告诉她,这是围棋。”我心里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成年人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更聪明更优秀,以此证明孩子的无能和无知。我没有回应小姑的话,继续问宝宝:“告诉姑姑,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宝宝从盒子里拿出一颗棋子说:“下棋”。我小姑笑着说:“什么下棋呀,这是围棋。”宝宝看着她,不说话。我笑着跟小姑说:“咋地就非要证明大人比他懂得多呢?”小姑说:“那是呀,我要告诉他正确的东西。”我又无语了。成年人往往喜欢用正确的答案来扼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然而这一切发生的如此漫不经心,如此的悄然无声……待小姑走开,我继续问宝宝:“宝宝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能不能送给我一个?”宝宝:“这是蛋糕”我说:“蛋糕是黑色的呀?”宝宝说:“对呀,巧克力的。给你!”呵呵,这个孩子把围棋说成是蛋糕,奇妙的形容,不是吗?在我的配合下,他在自己的想象力继续玩耍,他送给家里每一个人一颗棋子,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却是不同的礼物。“小汽车,给你!”“大公共,给你!”“这个是枪!”……配合孩子的奇思妙想,不仅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协助他们完成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让孩子感受那种创造世界的全能感,这也该算作培养自信心的方式。

   还是那句话,尊重孩子自然的发展规律,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变化,也许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