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活动感受---来自学员哈密
(2010-03-30 09:45:30)
标签:
团体家庭治疗周末活动团队领导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杂谈 |
分类: 心理学 |
团体是由一群陌生的、怀疑的、渴望的、真诚的、兴奋的、愤怒的、冷静观察的人,临时组成的一个小社会。所有的情感都在小心翼翼地、疯狂地、鲁莽地、艾怨地在空中飞来飞去,试图扎在某个人身上,又高傲地迟迟不肯落地,于是徘徊、盘旋。。。。。毫无目的又时刻准备着。
周末的团体活动,让我再次回味了那久违的味道。不过这次仍有些感觉是新鲜的―――比如那些精分的,带有些许放纵和节制,刺激和阻抗的味道。美的令人心醉,又酷到让我心痛。。。。。。痛并快乐着吧,我的团体时光!
哎,想到团体,我首先的感受就是――兴奋。以前团体可是我最好的情人呢,现在虽然新结识了精分这个小妖精,可看到老情人,我还是不能自拨啊。老师让写写周末活动的收获,可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跟老情人见面所带来的快感,这算不算收获呢?哈哈。
不能煸情了,要节制。
此次团体活动的收获,一是体会到了团队领导的重要性。首先是中立。小组带领者必须跟每个成员保持同等关系,而不能跟某个成员走的特别近。 刘老师举了握手的例子。当他站起来,做出要同某位女学员握手的姿势时,很微妙地,我能感觉到场内的氛围是有变化的,在这么多女人的目光下,呵呵。所以中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面对异性学员时。这里我要表扬自己几句,这种情绪的变动,以前我就算有了,也不肯或者是不敢面对的,多不好意思啊。在乐暄呆的时间久了,脱敏做的比较好,所以我也可以察觉,进而允许自己的察觉了,呵呵。
二是,带领者的个人风格会影响,甚而创造小组的氛围。刘老师是如此的温和、随意,听听他纯净的笑声,肯定会感染到所有人的。所以小组里自始至终都流淌着足够的安全和包容。每个人都很轻松地表达自己,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觉,说出来也没什么负担。下午还有了一些攻击和冲突,而这正是动力型小组该有的状态了。但这种温和和随意,恰恰是最难修得的吧。或许刚刚接触团体活动的实习生们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其实刘老师的这种状态和风格,才是最难得最珍贵的。温和与随意,是要有足够大的容器和能量来支撑的。有太多的带领者,都带有太多自己的问题,就坐在了那里。因自己的弱,会对组员的失望和愤怒非常敏感,因自己对父母的愤怒,会特别偏爱某些有同样问题的学员,这样的带领者可能更加会创造出一个和谐欢喜的小组氛围,但这样的一团和气下,我敢肯定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三是,怎么带领大家往深处去。我的感觉是,刘老师在这方面是有保留的。毕竟这次活动时间太短,而且有太多的同学是想听理论知识的。这也让这位温和的,希望让每个人都满意的老师很是为难了一番。所以我们只能是粗粗领略一番团体的魅力了。不过我仍努力学习了一些皮毛。嘿嘿。比如在有学员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后,让对方表达他听到后的感受,也可以让第三者以观察者的身份表达,或者把说话中涉及到了所有的同学,都提出来,让大家混战一番,哈哈。这有点家庭治疗的味道了。这方面我学到的太少了,哎。
好像是在上午活动的最后一个小时里吧,有学员在提问题,当时刘老师的状态很神入。我感觉很平静,那个时刻我的感觉是最好的。屋里有情感在流动,是种很宽广很平静地流动。很美。刘老师说团体中有三种人:一种是学技术,一种是学理论,一种是体会情感流动的。我绝对是第三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