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精神分析小组学习的体会
(2010-01-18 10:29:25)
标签:
精神分析自我认同性欲弗洛伊德霍妮杂谈 |
分类: 感悟 |
转自精分学习小组成员陈宇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24302754
学习精神分析已有十次课了,我仍然很难说出一些概念的定义,也很难总结出一些代表人物的观点。但这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非凡的旅程。
对于理论学习的感受可以描述如下:老师们热情的教,我虔诚的学。但是中间还是隔着窗纱,使我无法看到精神分析的全貌。这种状态可以理解成:我的脑子是浑浊的,或精神分析理论是混沌的。
虽然理论上的学习的是雾里看花,但每次课后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周六的晚上多会失眠,其他同学们也都有同感。
在最初的几节课中,我想这种冲击并不是来自于弗洛依德颇有争议的“性”理论。而是来自 于两位老师的授课风范。对,也可以说她们很有“范”。记得第一次课上,薛老师拿出一个木制的小雕塑,问大家是什么,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但没人敢说出来。她很严肃的说:“这就是你们都知道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学习精神分析是无法回避他们的”。经过这样的“脱敏”训练之后,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阉割情结时敢于把“阴茎”和“性”挂在嘴边。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反省思想中的隐密之处,并敢于拿出来晒晒。我想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只要能清晰的呈现出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路老师头上的白发很张扬,她却对此置之不理。当我第一次认真的看路老师时是不太接受的。这与她的优雅气质反差很大。没过多久,在我眼里,她的白发变成了她独特韵味的一部分,我很欣赏。现在回想起来,我想我更多欣赏的是她的自我认同感。她不经意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动力取向治疗的目标,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当她提到自己的性别时,她会斩钉截铁的说:“待定。”了解了霍尼的理论后知道她这样回答不只是为了幽默,而是体现了女性内心冲突的根源。精神分析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和进行的。我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完全是自由联想式的,这样的互动是缺少逻辑的,但大家在这种方式下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感受到了被接纳、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同。这也是做为一名治疗师需要给患者提供的环境。
宝宝又哭了,只能去感受它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