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儿子很是郁闷,原本兴冲冲的想要去军博参观,但谁知道周一闭馆。于是再无心情闲逛,心情低落的他回到家里。
晚饭时表现很乖,不仅吃了很多同时也开心的吃着各种各样的点心、冷饮,心情大好。这样的好心情持续到晚上十点半,他妈妈说:“你该去睡觉了!”大儿子不情愿的说:“好的,知道了”。过了一会儿自己躺在床上拿起一本《机器猫》翻看着,他妈妈知道以后叫他马上睡觉,他不太高兴希望可以继续看下去。这个时候看起来是大儿子在与妈妈抗争究竟“谁说了算”的问题。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我妈说了一句话:“人家宝宝够听话的了,你们不陪他,人家自己看书你们还不让。”此话一出,我的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很明显有人帮他争夺了“家庭权利”,果不其然此刻大儿子委屈的哭了,但这哭看起来极具表演性,大儿子的哭声不大,虽然鼻涕眼泪横流但似乎是给大人们看的。
大儿子的妈和我妈轮番上阵哄他,我也试图问他发生了什么?但他就是“温婉”的哭着,声音不大,频率依旧,但足够“震破”我们的耳膜,足够让人心烦。大儿子的妈妈抱着他哄了半天,最后知道原来他就是要看《机器猫》而且要看很长时间,绝不能妥协妈妈说的“只看五分钟”的提议。
时间过去快半个小时,大儿子那“温婉”的哭声还是没有停止的迹象。后来,我妈还要去哄他被我制止了,我把大儿子的妈妈和我妈都叫到我的房间,告诉她们现在留给宝宝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处理情绪吧,这次的哭闹虽说有些无理取闹的味道,但是我想也许跟一整体的不顺有一定关系。我告诉表姐,如果在自己家里她可以告诉宝宝:“抱着你的小熊回你屋哭去!”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是能力的培养,就这样我们三个大人在房间里静静的等待着宝宝安静,但是另一个房间里时常还会传出阵阵“哼”声。此刻,我们这三个成年人的内心可能都更紧张,虽然也聊些其他话题好像在忽略另一个房间里委屈的宝宝,但我们聊天的话题全部都是有关亲子教育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再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自己温柔的坚持原则是必要的,用这种安慰来缓解我们的焦虑。
我告诉表姐:“等宝宝叫你的时候,你就过去。”表姐说:“平时在家里,他只要开始‘作’我爸妈一定会哄他的,他很要面子,不会求饶的。呵呵”我告诉自己再等一等,因为我真的感受到他的哭声里委屈的成分没有控制的多。
没过十分钟,宝宝叫:“妈妈~”我告诉表姐你快过去,表姐过去以后稍为哄了一下,宝宝就睡着了。
我想大概他也累了,也许他妥协了,也许他不想陪我们玩了,也许他不想我们为他继续焦虑下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