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婚”----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9-06-08 15:56:55)
标签:

80后婚姻

婚姻家庭

杂谈

分类: 感悟

    我猜,这个题目会让很多人提出质疑。“结婚,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它意味着神圣的婚姻就此开始,两个恩爱的人从此过上相互依靠,不离不弃的生活。他们从此不再孤单,手牵手走过漫漫人生……”。

    我同意用那么多美好的景象来描述婚姻,相信这也是每一对新人们选择婚姻的原因。当然,现实的生活也许并没有如此美好。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不同的家庭习惯;不同的生活观念,都会为美好的未来增添些许阴霾。

    当今的这个年代,正是社会上称“80后”们组织家庭的年代。这群人是第一代备受家庭关注的一代,从小到大,他们一直都在呵护中成长。“80后”的父母们一直高举着“决不让孩子吃苦”的大旗,“掠夺”着“80后”们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刚刚组织家庭的青年,女方比男方大七岁。虽说现代的年轻人不在乎“姐弟恋”,但这样的组合却也不算多见。女方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80后”,但也是“70后”的“尾巴”,享受着与“80后”的同等待遇。幼年时的成长经历,在这里不必细说了。总而言之,女方绝对是父母眼中的珍宝。父母对她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这样一个“放在哪里都不合适”的女孩,她的父母一定对她生活的环境要求苛刻。当她走向婚姻的殿堂,当她开始要与一个三十年前完全不认识的人,完全陌生的家庭共同生活的时候,她父母的担心,此刻也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这位年轻的新郎,成长在一个只有妈妈的单亲家庭中。习惯了的两人生活从此被另一个女人“狠狠地”插上了“一脚”。“这一脚”改变了母子多年的生活方式,“这一脚”像针一样扎在了妈妈的心上,但是只要儿子喜欢,这些“疼痛”忍下来也是应该的。

    女方父母对今后女儿生活环境的苛刻要求,加上男方母亲忍辱负重的内心痛苦,这些也许都在为那些将要发生的“战争”做好了准备。

    婚礼从开始筹备就隐藏着“危机”。女方父母疼爱女儿,虽自家并非豪门,但期待女儿将来生活无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女儿偏偏“不争气”找了一个与自家条件差不多的男孩,而且比自己还小7岁。这样一来,女方的父母一定觉得把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太亏”了。所以,无论如何要在婚礼当天为女儿挣足“面子”,不能让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们看女儿的笑话。但这样的想法是需要真金白银来实现的,无疑这给男方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他们认为婚礼摆酒席的花销应该是男方承担的)因此,女方提出至少要在四星级饭店举办,不能低于18桌,每桌标准只能高于1600元。

    男方家虽然认为这样的排场有点浪费,但考虑到女方家的心情,也就默许了。男方的母亲为了配合儿子完成这场“成人游戏”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了,很多的夜晚男孩都见到母亲在独自叹息。为了儿子能高兴,把自己养老的钱倾囊而出也在所不惜。但请别忘记这仅仅是为了儿子,而并非那个要嫁过来的女孩。对于很多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失去养老金会让他们感到今后的生活动荡不安,无依无持。这样的不安全感会给人带来焦虑、愤怒等情绪,作为母亲这些情绪在初期都要压抑下来,为了保障儿子能顺利的将媳妇娶进门,让这场“游戏”继续下去,但压抑情绪并不能使情绪消失,不表达就会累积直到爆发。一场铺张的婚礼仪式似乎也在为今后婚姻中的“战争”埋伏下了随时引爆的火药。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非特殊。为了儿女们的面子、权力、利益等等,双方的父母就开始了明争暗斗。在这两个年轻人今后的生活中,相信他们彼此的斗争会更加激烈。

   “女儿,你要聪明一点,跟婆婆一起住,不能什么家务你都做,这样他们就认为这些就该是你的活儿!”

   “儿子,你可不能总惯着她!这样你会吃亏的!”

   “你怎么可以让我女儿洗衣服!她嫁给你之前这些活从来不做,你让她做这些手都糙了,你也不心疼!留着那些该洗的衣服,我以后每周末过来给你们洗。”

   “她平时给不给你做饭呀?这才几天呀?你看上去都瘦了,你这个老婆一点不会心疼你,以后还是妈妈每天给你们做饭吧。”

    以上这些话听起来都很熟悉,好像很多家庭的冲突、破裂都从此拉开了序幕。回到这些新人的成长经历,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些父母们如此热衷的为儿女们的婚姻铺设“陷阱”。

    也许是因为这一代,多数父母只拥有一个孩子,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既然是一种延续,就意味着不是新的开始。因此这些被认为是“一种延续”的孩子们,就不能独立,也不该独立。从小就被父母们“剥夺”着感受的能力,“穿什么衣服,冷不冷,累不累,”等等这些内容,都灌入了父母们的观点和理解,教孩子不去承认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以至于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也不感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能辨别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不能相信别人交给自己的爱是真实可靠的。就算孩子们长大,就算孩子们要独立,要组织自己的家庭,不甘于仅仅成为父母们生命的“延续”。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那些从来都不曾被父母们“授权”可以独立成为人的年轻一代,是否真的有力量去抗争?是否有力量去阻挡父母对自己婚姻的“侵略”?

    这些“战争”在爱的外衣下面激烈的交锋。此刻看不到硝烟,确能看到那些在婚姻中饱尝“痛苦”的年轻人绝望的面对曾经向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刻骨的誓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