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所谓的"真实故事"这回事

(2008-12-24 21:50:37)
标签:

大乘佛教

分类体系

敞开胸怀

后现代主义

模型

分类: 感悟

课程一开始,后现代的思想就没有停歇的从李老师的嘴里奔涌而出。虽然,我并不了解何为“后现代”,却有很多想法与之不谋而合。

   后现代主要是针对现代主义而言的,但是后现代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而是一种价值系统,一种文化精神。它反对现代主义那种机械的思维方式,主张从人的感受出发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进入了一支是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时代。这时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精神产品从高尚的地位下降为普通商品的地位,文化产品不断地变化形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要,那种消解中心、不确定性、无深度感、平面化的后现代艺术应运而生,这就是后现代的理论主张。

我对于后现代思想中的“不确定性”的思想尤为感兴趣。因为这个思想,我认为对于当今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尤为重要。

后现代反对中心性、真理性的观念,坚持不确定性的主张。这一观点,在大乘佛教中的思想中随处可见。在佛法中,我们经常会谈到“法”的概念---即佛陀的教法。它提到:要放下心中的剧情故事,对真相敞开胸怀,这里的真相包括生活中遇见的人、我们所面对的情境,自己心中的思想,以及我们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等等。其实,放下心中的剧情,就是要我们丢掉心中的确定性,对于万物敞开胸怀,不扼杀每一个当下的自发性。不执着于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经验。笛卡尔说:征服你自己,而不要征服世界。也许他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不怀着任何希望去行动,因为希望中必定带有过去的经验,或带有我们对于某些事情发展的经验预期,但其实一切都不确定。

在我们从事这个行业之前,会学习很多心理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言语系统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让我们更加容易、简练的处理繁杂的信息。我们似乎更加容易的区分出外向、内向人格;更加容易的诊断别人是否抑郁了;更加容易的把现在存在的问题归结到我们过去的成长经历上,因为这样我们似乎就对现状没有了责任。但是,存在的丰富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同时,当我们的思维进入分类系统的时候,就会变得理智而失去了人类的其他感觉。语言,有很强的催眠作用。当分类理论开始流行,症状也就随之流行开来。例如:我们总会在报纸或电视中看到或听到对于抑郁症的特征说明:性格内向,对事物失去兴趣,存在睡眠障碍等等,使得很多人都会有针对性地把自己或家人按此分类特征加以比对,然后确定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抑郁症。就这样,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有关抑郁症的报告数据,这些比率让人不寒而栗。但是,当我们过份关注这些症状的时候,却忽略了不内向,睡眠良好时的情况。心理咨询师或是治疗师也很容易将问题萦绕在症状之上,从而遮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到更多的资源,看不到更多得可能性与事物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强调的是人自我的感受,这看起来很像儿童的方式,很感性的表达着主体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更崇尚理性,感性的便被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就理性本身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例如:我们总会理智的人为一个人今天所展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一定和他幼年或童年的不幸经历有关。会为此勾勒出一个看起来严禁的因果关系链,但后现代的心理咨询却不相信因果关系,它认为这都是一种合理化。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如果存在确实先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模式(模型)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就没有谁能够提供价值或者命令,使我们的行为成为合法化的。这样一来,我们无论在过去或者未来,都找不到任何为自己辩解或者推卸责任的办法。

然而,在工作中我们更喜欢用这种已知的或特定的模式(模型)去面对我们的来访者。当强调一个人的状态时,我们就会在内心中构建一个模型,从此我们知觉到的或眼睛看到的都是这个模型中表现出的特点。甚至,咨询师还会按照这个模型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资料。但是,这也许不是来访者想要谈及的内容。

曾经的一些理论思想都太过确定,而我们恰恰是在不确定下工作的,而我们却没有勇气去面对不确定。想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前些日子的痛苦感受,那段日子发现学习心理学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让人感到痛苦,似乎所有的困境都找到了不可改变的原因,这种不可改变让人心寒。似乎我真的就那样的无能为力,似乎真的就这样无所适从。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就是陷入了一个心理学知识构建的模型之中,而非真实的情况。

在大乘佛教中也曾谈及过“没有所谓的’真实故事’这回事”,我们不该再相信有谁可以躲开生命的不确定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切终将耗尽
后一篇:小布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