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现象与精神压力
(2025-04-24 14:29:17)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时评娱乐 |
谈社会现象与精神压力
社会现象是各个时代当时的社会特征,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风气、精神面貌。而这种风貌特征又体现在社会制度、经济模式、人文思想、民族文化之中。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模式,因而会出现不同的人文思想、民族特色文化。
然而,社会现象不是停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社会决策的改变而变化。说白了,社会现象是社会当时的一种表象,它随着社会内核的改变而改变。这个内核就是社会体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组成。社会体制和经济模式是整个社会的核心基础,从这个基础上延伸出各种教育、逻辑推理、哲学思想。
譬如社会主义社会,它的哲学思想、逻辑推理、教育理念,必须合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结构,合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样的教育宣传才能达到为社会主义制度稳定发展服务的作用,从而出现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现象。激发出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社会生活充满希望和活力。
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人民,由于社会体制和经济模式的不同,他们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不会思考眼前事物的意义,但社会真实残酷的现实依然存在在他们的眼前,因此使人感到苦恼,生活在物质和精神压力下,从而唤起他们心中对生活的失望没有意义、“人生变化无常”的感受,使他们觉得“无论怎样生活,反正都是一样”这种可耻消极的结论,使他们失去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产生仇恨厌世。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样在自己内部制造精神和物质毒药来毒害、毁灭自己。当然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为资本统治者需要的是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不需要劳动人民的精神和思想。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和压力;如房贷、车贷、教育、医疗、失业等等,压的年轻人、中老年人喘不过气来,使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思想,似乎生活的一切就是为了赚钱还债,弄的精疲力尽,不知道人活着为什么?当社会出现这种普遍现象时,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存在问题,需要去解决了。
在不同时代,就是同一个社会制度,社会现象也在改变。因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朝代更替都存在盛衰过程,因此会出现不同时期的不同现象,而劳动人民的生活压力也跟着社会现象的改变而变化。比如,社会发展盛世时期,劳动人民充满希望和奋进,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到了社会衰退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压力会逐渐增大,随着社会的加速衰退,新的周期会重新开启。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现象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压力的反映,只不过没有直接反映出来,需要用我们的头脑去分析思考才能看出里面的真伪。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当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失去生活的动力和希望时,这个社会必然出现了衰退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决策者重新认识反思形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射放出人们心中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从而转换成动力,这就需要决策者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奇峰
2025.4.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