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学与民族形式
(2025-01-22 13:42:27)
标签:
文化教育历史时评收藏 |
谈传统文学与民族形式
所谓传统文学是指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学,它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及当时的时代特征等综合组成。传统文学具体体现在一系列优秀作品和理论著作中。
由于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文学艺术上也会出现不同观点、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因此,在文学传承过程中,都会选择性的吸收或排除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现代社会主义文艺自然也有选择性的吸收和抛弃,只有在批判地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艺基础上进行创造革新,才能发扬光大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才能做到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群众化、民族化,才能不断的丰富、提高,创作出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文艺。
而民族形式是指,各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在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创造文艺作品所使用的艺术手段以及作品的结构、体裁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它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
但民族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思想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且不断吸取其它民族文艺形式的优点,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事实上,传统文艺的继承或者民族形式的发展都在不断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有时无法察觉,有时又快速更新发展,这取决于社会的变化过程。例如农耕文化时代,文艺就是口口相传,笔墨传承,因此千百年没什么变化。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短视频、抖音、微信,甚至人工智能都在传播和创造文艺作品。因此当今的文艺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时期,也是多元化吸收发展时期。
当然,文学艺术家要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也是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
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达到社会主义民族化,就必须吸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结合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开拓创新出一条新的,为社会主义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新的文艺之路。
奇峰
2025.1.14.
前一篇:谈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思想性
后一篇:谈文艺中的美感与美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