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与上层建筑
(2024-04-07 12:59:26)
标签:
文化教育历史时评收藏 |
谈艺术与上层建筑
上篇谈了生活与艺术,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因为艺术原本来源于生活也在服务于生活。本文来谈谈艺术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其实艺术不仅仅接地气,也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学艺术是阶级社会的体现,它同样也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模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服务对象时,文学艺术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但艺术在不同的阶级社会里,艺术就会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党派、宗教的需要。
艺术在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民族都有它现实的一面,主要思想是反映现实。而这个现实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人文思想及其经济宗教等。因此,艺术是根据时代、环境、人文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什么样的时代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比如,在不同时代,画家、作家、作曲家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主人公、典型、性格等都会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由艺术的想象力来决定的,而是首先以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心理和生活、不同的习俗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来决定的。
因为,艺术是一种思想形式,是阶级社会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换言之,艺术就是上层建筑需要的或者塑造的一种思想形式。当然,这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艺术的作用。
然而,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艺术应该远离政治,应该是风花雪月式的,给人欣赏娱乐的才是艺术。其实这种人格局小了,而且没有思想。他们提倡的所谓纯艺术,只不过是想逃离社会,去过与世隔绝或者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这是一种幼稚的思维思想。
事实上,艺术也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中所产生出来的上层建筑。它就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任何阶级的上层建筑都会重视艺术的发展方向。
文学艺术的重点是为现实服务。而这个现实就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民族民风、宗教信仰。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目光和思维去评判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而是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去看去理解文艺作品,从而吸取精华为我们所用。
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有思想和生命力的。它不会随着统治阶级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它的思想恰恰也是新的统治阶级所需要可持续的,这样的文艺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然而,社会主义的文艺,应该抛弃资本主义思想的那一套思维模式。而是要提倡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制度、新模式,把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灌输到民族的血脉之中,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让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代代相传。
奇峰
2024.4.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