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新中国历史(四)

(2022-10-26 00:17:51)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时评

军事

论新中国历史(四)

谈文艺作品中的歌颂和暴露

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文艺是有倾向性的。文艺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脱离了现实生活,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空洞苍白毫无意义,换言之文艺就不是文艺了。

当然,也有人提出文艺应该远离政治倾向,应该超凡脱俗供人欣赏。他们认为或提倡文艺书画是纯天然的没有倾向性。如画梅、画兰、画菊、画竹,如小说、爱情、神话故事等等,这是一种文艺创作,不应该有倾向性。殊不知,这些梅、兰、菊、竹,神话故事作品中都带着中国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先辈们早已经用人的思想把它们人格化。如果没有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寄托人类的精神,那么梅、兰、菊、竹,神话故事就毫无意义。犹如大自然中的野花野草和供人聊天的话题而已。那些所谓纯艺术的艺术家们,把这种中华民族的精神看得习以为常,认为文艺就应该是纯艺术性的,却不思考文艺书画之中带着人类的精气神,带着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传承。

其实文艺作品不仅仅是欣赏,更多的是歌颂和暴露,歌颂什么?暴露什么?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方针政策是文艺作品的核心主题。暴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也是文艺作品中无可厚非的题材。文艺中的歌颂和暴露必须围绕社会的主流思想方向才能真正实现文艺作品的价值。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主流思想,人心就会涣散就会失去凝聚力,这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文艺作品必须为本阶级社会制度去歌颂和暴露,才能更好地巩固社会稳定。这是每个阶级社会文艺作品中必须要做到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文艺中的政治倾向是时代的必然,如果一个时代没有政治倾向,那么这个时代就会进入混乱时期,思想涣散社会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现象。而文艺作品能起到催化或凝聚作用,它可以摧毁人的思想,毁掉一个时代。同样它也可以塑造美好的将来。因此,歌颂和暴露是判断文艺作品优劣的关键。因为在文艺作品的背后是时代背景,不同的时代就会出现不同的文艺作品。早在解放前,毛泽东主席就对文艺作品中的歌颂和暴露有过解释,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各种文艺思想的批判中有这样一段话:

“反动时期的资产阶级文艺家把革命群众写成暴徒,把他们自己写成神圣,所谓光明和黑暗是颠倒的。只有真正革命的文艺家才能正确地解决歌颂和暴露的问题。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第一六六页,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六年版)

文艺作品是反映时代的镜子,歌颂和暴露反映出作者的立场。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就会出现不同的文艺作品。如在和平时代,一些人把文艺的真正意义忘记了,认为文艺作品应该是供人欣赏、娱乐,是赚钱的工具。但在战争年代,资本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你死我活的战场,这个时期的歌颂和暴露就成了战斗的武器。

因此,文艺的作用远远超出一些鼓吹超凡脱俗纯艺术家们的想象。他们用欣赏、娱乐、赚钱的态度来看文艺作品,用狭义的思维思考问题,犹如坐井观天的青蛙乐在其中,成了世外高人。殊不知,这些人已经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社会,脱离了文艺作品的真正意义。

新中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起源,是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传承下去,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文艺作品,要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的重任。

                     奇峰

                                  2022.1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