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与人类生存的思考
(2022-03-13 09:25:46)
标签:
教育军事时评情感文化 |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是弱肉强食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与丛林法则有过之无不及。但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地重复战争,人类在追求什么?
最近俄乌战争已经震惊世界,这次战争会影响到地域局势,甚至可能成为牵动世界大变局的转折点。这是一种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博弈。世界很可能随着这次俄乌战争而改变世界格局。同时也在提醒人类,战争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在国内关心俄乌战争的人大有人在,从官员到贫民,从宏观到微观,从道德到人性,从政治到军事,从弱国到强国等等观点层出不穷。主要分两种观点,对俄的支持与反对。
当然,这些观点都站在战争的角度在评判争论,有的从国家的安全角度评论战争,有的从政治的角度评论战争,有的从经济的角度评论战争,有的从民族的角度评论战争等等等等。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辩论俄乌冲突,虽然各抒己见,但群众的智慧也能给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虽然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战争无时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甚至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在创导和平共处的同时,也要警惕战争悄悄的来临。因为我们同样存在战争的可能性,譬如,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等,甚至有可能会被莫名其妙地拖入战争。因为到了战争时期,理智并非能解决问题,而是往往用战争的胜败才能解决问题。中国有一句俗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失败者是没有话语权的,历史也是胜利者抒写。所以,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胜利”。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有这样一段话: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也就是所谓“剥夺敌人的抵抗力”, 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应该指出: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因此,作为消灭敌人之主要手段的进攻是主要的,而作为消灭敌人之辅助手段和作为保存自己之一种手段的防御,是第二位的。战争实际中,虽有许多时候以防御为主,而在其余时候以进攻为主,然而通战争的全体来看,进攻仍然是主要的。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四七一一一四七二页
当然,在战争过程中,舆论战必不可少,所谓出师有名战争才有底气。战争的目的虽然要战胜敌人,保存自己。但战争的结果并非发动战争者一定是胜利者。因此,出现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结果很难预测。但答案都是一样的,战胜者(国)得到话语权和支配权,甚至生死权。
战争是人类掠夺的升级版,也是人类最野蛮的一种行为。因此,人类应该认识战争,远离战争,创导和平。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需要各个国家民族团结和谐才能达到,人类社会必须创导和睦相处的人类文明社会。战争不应该成为人类掠夺的目的,生存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人类的思维应该超越战争,高于战争。如果人类无法超越战争思维,人类的生存将会毁灭于自己的战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