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功效

(2009-05-15 09:59:53)
标签:

杂谈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功效

磁涧小学  陈惠琴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一个教学班中,可将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任务,指导小组成员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最好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的最本质特点,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小组的组建为小组活动提供了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为小组活动提供了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办法为小组活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也是同学互助合作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同学之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营造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应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功效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功效,主要是:

1、              有利于形成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学生最爱小声说话,现在给他们提供了说话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多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进行讨论,他们感到很自由。这样学生就消除了压抑感,敢于问、乐于答,真正体会到课堂是自己的活动天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可以信赖的“向导”,而不再是什么威严的“审判官”。学生之间不仅有话可说,说的内容来自教材,听的对象是自己的要好学友,无拘束感,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说者轻松,听者乐意,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              有利于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和无所作为的状态。学生带着一种兴奋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既独立又合作地去探讨知识,就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紧张而愉快的求知活动,而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枯燥无味的事情,从而改变了消极被动和无所作为的状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而且要重视及时反馈矫正,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及时纠正教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对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其主体地位得到具体体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教师积极教、学生主动学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往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从而增强了交往与协作的机会,促使学生认识自我,积极调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