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功效
(2009-05-15 09:59:53)
标签:
杂谈 |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功效
磁涧小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一个教学班中,可将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任务,指导小组成员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最好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的最本质特点,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小组的组建为小组活动提供了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为小组活动提供了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办法为小组活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也是同学互助合作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同学之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营造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应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功效
“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功效,主要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