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坐车都不如骑车、步行上下班
(2011-12-19 09:10:08)
标签:
健康 |
开了几十年的小汽车,退休后又挤了几年的公交车,前些日子还心血来潮,借来女儿家的电动车,体会了一把电动车兜风的快感。每种车的好处都体验了一遍,到头来,我感到,健身还是自行车。
瑞典德隆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开车或者乘坐公车、地铁上下班的人们很可能有更多压力与疲倦。
有数据说,英国人的平均通勤时间是每天54分钟。科学家评估了12000名年龄介于18至65岁之间的上班族。结果发现那些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会比那些走路或骑车上下班的人有更高的压力以及疲劳指数。研究员Erik Hansson说:“一般来说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班族每天压力更大,睡眠质量也更差,更疲劳,而且感觉自己健康水平不佳的比例也较在通勤中运动更多的人们高出7个百分点。”而且,“上下班途中时间越长,使用公共交通者的健康受不良影响越大。”
这项调查研究的结论是:开车、坐车都不如骑车、步行上下班。
我们年轻时,最奢侈的出门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那时候只要能有一辆自行车就很满足了,如果再是永久、飞鸽、凤凰三种品牌之一种,骑在路上,心里的美劲儿不亚于现在开着宝马上街。
那年头,每天早晨赶着上班的自行车流,真如车水马龙般在马路上涌动,比现在堵车时满大街的气车壮观的多。我们家住在火车站附近,每天要到西郊上班,骑自行车一趟就要半个多小时。而且,郑州的地形是东低西高,从家里出门一路往西都是爬坡,蹬车到厂里往往是一身大汗。倘若是遇上同向行驶的同龄人,又都是年轻气盛,彼此会不约而同地暗自交劲,你追我赶地赛起车来。这种比赛往往是没有胜负的,彼此不在一个厂上班,我们厂有比较靠西,往往是对方先到厂门口提前退出,比赛也就结束了。此时的我就会有一种胜利者的感觉,尽管是到了车间,累得连腿都懒得抬了,心里头还是美滋滋的、沾沾自喜。晚上下班回家是一路下坡,出了厂门猛蹬几下,以后不用费劲能一口气冲到碧沙岗公园门口,那真叫一个“爽”。
现在都在讨论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政府也在想办法来疏通交通和增加停车位。然而,快速增长的城市汽车拥有量,使得现有的、或是能够想象到的各项措施似乎还是难以满足汽车出行的需求。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继续下去,城市里道路和车辆之间的矛盾纠结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倡导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无论对个人或是社会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