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之痛
(2011-11-22 14:00:59)
标签:
校园 |
近些年,校车出事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而且大多是乡村民办幼儿园或小学校的校车。但是,好像都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正宁县校车事故,以其超载人数和伤亡孩子数而震惊全国。有关部门这次的追查动作倒是十分迅速,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相关报道。虽说事故重大,但直接原因并不难查明。肇事司机超载且逆向行驶是罪魁,自然难逃法网;学校校长私自改装车辆,把60多个孩子像沙丁鱼一样塞进面包车里,是酿成重大事故的祸首,当然应承担刑事责任;二十几个小生命夭折在求学的路上,监管不力的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教育局、交警队主要领导被停职接受调查,确实是他们难辞其咎。
然而痛定思痛,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故后果,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追究几个当事人的责任。亡羊补牢还需要查明“牢”破在何处,怎样补上。
多少年来,上上下下都在高喊“教育兴国”,但人们看到的是有关方面总是把本应承担的责任推向了市场,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原来越向有钱人家聚集。国家税收年年大幅增长,而我们的教育投资却仍是严重不足,甚至于无法和一些GDP远远低于我们的国家相比。一些人总把“穷谁都不能穷了孩子”挂在嘴上,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最好的建筑几乎都不是学校。前几年,笔者到过一个不算偏远的地方,看到那里的一个乡村小学,“土房子、土台子,坐了一屋土孩子”。这些年可能有些改观,但是和那些县乡政府新起的办公楼相比,我们的学校校舍依然是显得异常的寒酸。早就听说一个贫困县为教育引资的段子,说的是某县政府尽管对应邀前来考察投资的外商费劲招待,外商出了县政府大门,还是转身离去了。他们说:看看县政府的办公大楼,谁能说这里是贫困县。
报道说出事校车超载现象已近两年,但幼儿园主办者虽然是犯了罪,毕竟还算是给幼儿园配置了校车。只需看看一些公办幼儿园门前那些为接送孩子而挤成一堆的家长们,就知道全国有多少幼儿园能够配齐校车。如果说幼儿园在国家义务教育之外,而全国又有多少义务教育以内的中小学校能用上校车,又有多少校车不是在违章运行?由于校车的价格和运营成本比较高,不要说乡村学校,即便是城市里的学校配得起校车的也是寥寥无几。即便是个别有校车的学校,也因为相关的校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运行时又没有路权保障,在实际使用中也是问题不少。
真的是财政紧缺到买不起校车吗?在刚刚出了事故的“正宁县政府大门内外及对面的正宁宾馆院内,停放着超过50辆各类挂着公务牌照的豪华越野车,其中包括6辆单价超过百万元的8缸陆地巡洋舰。这是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前来处理事故的公务车辆。”
这一副场景让人品到的已经不仅是讽刺意味,而正是我们的国情,正是我们的特色。各级政府官员为给自己配备坐骑,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不仅根据领导职数明确单位配车数量,而且还要多配几辆以应对单双日里领导的出行。但不知有谁听说过,是否有过按在校学生数量配置校车的政策规定。
事实上,单靠学校的财力,尤其是在农村,无论是公立或私立幼儿园、学校,根本不可能买得起质量合格的安全校车,政府必须担当起财政补贴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平日的监管。据介绍,美国校车的费用基本由政府支出,而且不允许学校董事会对学生乘坐校车收费。有人算了一笔账,“一辆校车可能需要几十万元,可全国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高达2000亿元左右,拿出其中很少一部分就足够了。”
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后,浙江德清县立马出巨资为所有农村学校配专用校车,并计划用12年到15年左右进行校车更新。他们把钱投给校车换来学生安全的做法引来网民赞誉,也说明政府拿出点钱来扶持一下教育事业,并不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对许多领导来讲,不是不可为,而是想不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