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涯若比邻

(2011-03-22 09:29:02)
标签:

情感

   昨天,从外面回来,邻居听见开门声,送过来一封邮件。打开一看,是台湾吴先生寄来的一本书,书名《神州大地如此多娇》,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游记。急匆匆翻开一览,书的前面四篇文章分别是:“中原古都展新貌——河南郑州”、“造访嵩山少林寺”、“洛阳的牡丹花与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图与开封”。读着这些引人入胜的纪实文章,一下子把我的思路带回到了四年以前。

2007年,由中部六省轮流坐庄的中部博览会在郑州举办。应河南国际商会的邀请,世界华商组织联盟组团参加博览会并访问河南。团员都是该联盟的成员,一行几十人,是分别来自台湾、港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华商。在豫期间,除了参加中博会外,还分别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地单独举办了境外华商和本地企业家见面会,与河南的部分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的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工作之余,自然也游览了河南的几处名胜。几天时间里,笔者有幸全程陪同。自那以后,该联盟的成员还应邀参加了几届河南经贸洽谈会,还与河南国际商会携手在境内外举办了几次的经贸交流活动。

代表团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吴先生,通过名片知道他挂有美国华商联合会会长的头衔,还有一个头衔是《华商世界》刊物的发行人兼总编辑。而我以为他主要还是刊物的发行人兼总编辑,几番接触,我感觉他更像是一个文化人。相处的几天里,吴先生言语不多,临别时送我一本书,是他撰写的一本游记,名为“云游神州万里行”,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请我“惠存雅正”的题词。对此盛情,我自然是欣然接受。看书后的简介,知道吴先生是“台湾台南人,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文学院图书馆系。曾任台大《大学新闻》社长,《科学月刊》执行编辑、《中华日报》编辑、《房屋市场月刊》社长、《家庭装潢杂志》社长、“北屋出版公司”总经理、“环华出版广司”副董事长。1983年移居美国,担任美国华商年鉴发行人兼总编辑……。这段简介,更证实了我视其为文化人的判断。此外,吴先生还兼有一些如会长一类的社会职务。

不仅如此,吴先生还是一位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旅游爱好者,几十年来游遍了国内外的许多地方。他认为“旅行是最好的充实自己的方式”,通过旅游能“亲身体悟古人‘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意趣。而且,每到一处,他都能以“温暖有情和生动活泼的笔留下记录”。至今已著有《飞越太平洋》《加州·故乡》等书,还编有《世界游全集》。四年前送我的“云游神州万里行”一书记录了他花了十几年时间,横跨神州大江南北的见闻。跃然纸上的游记文字,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其宽阔的视野、细微的观察、热情而中肯的评论都能让人开卷获益。

坦白地说,接受赠书后的最初几天,我饶有兴趣的一口气看了其中几篇。但终因公务杂事所碍,既不能通读,更未能细细品味,后来竟被束之高阁。我和吴先生也仅此一面之交,以后再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联系。

退休了,有了闲暇时间,也能静下心来读些书了。整理藏书时又看到了这本“云游神州万里行”,于是又一番挑灯夜读,甚为作者的洞察力和细腻文笔所感动。而且,见书如见人,四年前陪同游览的情景又浮上眼前。翻看书后面竟找到了吴先生的电子邮箱,便贸然发去一封邮件。当时只是想试探一下,并不知道他能否收到。收到了又是否还记得我这位擦肩而过的陪行人。没想到很快就有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您在餐桌上侃侃而谈的样子, 虽然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很高兴您喜欢我的拙作, 旅游和写作一直是我的兴趣, 去年我又出版了一本 “神州大地如此多娇”,书中有提到郑州行的事, 有机会一定赠送您一本。并说:“有机会到美国或台湾玩时, 请通知一声,当略尽地主之谊!”退休了,去美国已经没有可能,对他的盛情,包括寄书一说我也仅看成是对方的客气,不敢有非分之想,没想到真的收到了他寄来的书。

这实在是要归功于网络的无远弗届了。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多次的迁徙,也会有许多萍水相逢的擦肩之交。但有了e-mail,只要是网址没改,无论对方身在何处都能够随时联系。古人有“天涯若比邻”一说,但是,别说是古代,就是在几十年前,恐怕也只能是诗人心灵的感应,或是幻想中的时空变换。“天涯”不可能“咫尺”,更谈不上“若比邻”。当年我在非洲工作期间,等一封家书就要两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儿子也到了非洲,但我们竟可以随时在网上笔谈、通话和视频见面。虽远隔“天涯”,仿佛就在身边一样,真有“比邻”之感。

刚刚收到的这本书中,作者除了记录了河南之行,还浓笔描绘了东北之旅,丝绸之路,以及北京、天津、青岛等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笔者当然不能辜负了作者千里赠书的一番好意,自当认真拜读,细细品味,追随作者的文笔,也去浏览一番如此多娇的神州大地。通过书中记载的作者五年时间里,十几次回国旅游的心得和见闻,我已经感受到吴先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为华夏儿女的那种浓浓的民族情感。同族、同文的同胞,心总是相通的,虽居天涯,也若比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