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也要瞪大眼睛
(2011-03-03 08:52:18)
标签:
杂谈 |
我喜欢到超市购物。不仅环境整洁,货物齐全。而且全是开放式的展柜和明码标价,顾客在一个超市就能够货比几家、随意挑拣。特别是称重、收费和商家分离,不会像街头小店或是零散摊位那样在秤上做手脚,因而绝少出现缺斤短两,让人买得放心。
然而事情都会发生变化,近些日子总有些超市的负面新闻出现在报端。有包装上的标称数量与实际不符的,也有夹杂过期商品的。还有一些超市发生了商品标价和实际收费价不同的问题。而且几乎都是标价低,结账时收费高,这就不是一句“商家大意了”能够说得通的。此前不久,几家外资大超市陆续出现此类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各方注意,据说有两家还被重重地罚了一笔款。
本人一直很庆幸自己没有遇到此类问题,还常常嘲笑老伴每次购物后细细核对小票的习惯做法,认为是多此一举。然而,昨天到丹尼斯未来路超市购物的一次小遭遇,却改变了我对丹尼斯的长期以来信赖有加的好印象。
由于住家离丹尼斯未来路店不远,平日里借着散步就会拐到丹尼斯超市转转,顺便买些需用的东西。昨天也是如此,在店里逛了一圈,看上了一种袋装的冷冻食品——三鲜馅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每袋500克装,标价13.8元。反正就在家门口,想着先买上一袋回去尝尝,如果对口味,回头再来买。要在平时,买的东西较多,结账时只听收银员报个价就照价付款,一般来不及细算。但这次不同,因为只买了两样东西,收银员一报价格,立马就感觉不对。一查才知道那袋狗不理包子要按15.9元收费,我们告诉她,货柜上标价是13.8元,收银员回答,“我只能按刷出来的价格计费,不行你们去找柜台服务员。”不能说此话说得没道理,我还真的叫了真儿,转身来到出售柜台,招来服务员询问。对方一听忙解释说:“那可能是昨天的价格,今天没来得及更正。”说着将价格标牌匆匆取下,同时辩解说,这个摊位的服务员现在不在,她也说不清。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区区两元钱找地方投诉还不够功夫钱。但心里别扭,东西是不想再买了。
其实,钱多钱少都是一个理。我常见一些工薪者,平时没有时间,到了超市总是买足一段时间的用品,出手就不是小数。出于对超市十分信任,他们一般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份心思去一一核对小票上的实际收费。而且一次买的东西多了,也记不清每件商品的原始标价。真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收费和标价不符的事情发生!只是平常没有注意罢了。现在看来,到超市购物也需要瞪大眼睛,多个心眼儿。即便是一贯认为信誉较好的丹尼斯尚且如此,其他的超市还能让人放心吗?小商品上能出现的问题,谁能保证大商品上不会出现。两块钱不多,但也比标价高出了近15%,而且一个顾客几块钱不算多,每天成百上千的顾客累加起来就不是少数。
笔者为此发一篇博客,也许有人会说是小题大做,但我不这样看。因为,问题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商家在顾客心目中的信誉。现在商家都实行会员制,对会员顾客的每次购物都要计分。其实顾客何尝不是每次都给商场打分,如果总是出现此类问题,久而久之,那分数也就搞不到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