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上的八两秤

(2010-11-01 09:31:18)
标签:

市场

八两秤

缺斤短两

杂谈

老伴儿从外面回来,在门口路边上买了几斤红薯,总觉得分量不够,进门一秤果然缺了不少,算算一斤恰好只有八两。听老伴儿说,那卖主说是自家地里的红薯,但一看他就是个常年在外的二道商。当时看秤还高高的,没想到能缺这么多,一准是遇到八两秤了。

现今的老百姓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实在是十分无奈,再涨价也要吃饭,总不能免去一日三餐,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因此,对市面上一日几变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但是,讲好的价钱再缺斤短两就让人无法容忍。老伴儿随即下楼去找卖红薯的,挑明他的秤有问题,对方竟然不认账,最后是退钱了事。那卖红薯的被戳穿了八两秤,也自然是收摊儿挪地方去了别处。

住地附近有个菜市场,由于近便,每日的家常菜都在那里购买。萝卜白菜一类的大路菜缺斤短两的不多,买肉就要当心,买过几次肉回来一过秤还就发现了问题。十几块钱一斤的肉,差一两就是一块多钱,遇到八两秤,几斤肉能差好几两,就是几块钱没了。但这些商户,常年在此摆摊,真正遇到较真的买家儿,因缺斤短两回头找到摊位,他会立马编个说辞,赶紧给你补足斤两打发走人,免得张扬起来影响了生意。而且,不打不相识一来二往的成了熟客,知道你就在附近住,以后再去他摊位上买肉,就很少会有缺斤短两。可见卖主心中有数,抱的就是能坑一个算一个的侥幸。他们知道多数人不会回家过秤,远处的人也不会因几两肉再回来找他们说事儿。

家里那杆秤,就是老伴儿在多次遭遇缺斤短两后一气之下购置的。平时用处不大,一启用还就有收获。不过也只能是对付近处的商户,从远处买东西,回来发现不够斤两,由于路远就懒得再回去找,而且间隔时间长了,就是去找卖主,他也多半不会承认你是在他那儿买的东西。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几千年来,度量衡器均有国家的中央政府定制,随意乱造是要犯法的,这应该是不用普及教育就人人皆知的事情。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些奸商在衡器上做手脚,搞些坑蒙诈骗的勾当。市场放开以后,此类事情渐渐多了起来,近些年不仅有人敢制作八两秤,而且八两秤居然还堂而皇之的上了台面,我就听到一些商家公开叫嚷说:现在市场上谁不是这样!可见已经不是少数。

对于不法商人在秤上做手脚的事,政府有关方面也并非没有觉察,似乎还明确过取消市场交易中使用杆秤,要求商家都要使用能让顾客一目了然的电子秤。然而,电子秤也是人做的,人能制造它自然也能改动它,而且,改动的让顾客看了都无话可说。于是,有些专家又出来给百姓出主意,建议大家上街时带一件秤过重量的东西,随时拿出来验秤。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商家既然能改秤就有对付你验秤的办法。靠老百姓去验秤,十有八九会让你尴尬得下不了台。

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缺斤短两。据我观察,郑州的一些大型超市在斤两上就比较规矩。这主要是得益于此类超市的经营模式,众多的商家只管销售,各自并不掌秤,因而也没有了在秤头上做手脚的机会,现场称重的商品基本上就少有缺斤短两。因此,对价钱较高的商品,建议大家还是到正规超市去买。当然,也有一些包装商品的标称重量与实际不符,这是不良厂家在包装出厂时做了手脚。对付这些东西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因为有包装上的明码标签,遇到问题直接举报它就行了。

至于那些分散在市区各处的菜市场,即便是瞪大眼睛看他过秤也很难说不缺斤短两。俗话说,无商不奸,指望商家自我约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笔者还是注意到,郑州也还有几处菜市场就较为规范,比如省政府附近的一处菜市场,虽然价格上比别处略微高出一些,但很少出现缺斤短两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严格的监管。这里常有市场管理人员出现,而且常年设有公平秤。一旦发现缺斤短两,马上就有人出面纠正,商户自然就规矩得多。可见,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还在政府,还在于政府市场管理部门能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