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笑话谈起
(2010-06-28 12:25:56)
标签:
文化 |
世界杯期间,总不乏有关于中国足球的调侃信息。今日,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看似笑话,其实并不十分可笑,但也不乏幽默。短信全文:蒙古国是个纯内陆国,四周连着的都是他国的陆地边界,却存在一个海军部门。某君很好奇地问:“你们连海都没有,搞海军部做什么!?”蒙古人很不屑地答道:“你们不也有足协么?”
是啊,足球踢不出个名堂,养个足协干什么呢?!
其实中国类似的协会还有很多。说是协会,不少已经功能异化,它们或者成了一级官僚机构,演变成给予一群有资格无事做的大小官吏“铁饭碗”的“养老院”;或是完全成为政府的依附物,失去居于“社会”与“政府”之间,联系着某一群体与政府,行使一定公权,履行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信息交流的中介作用;有些协会甚至被个别人或某部分群体所操纵,沦为个别人的私器或不法行为者的帮凶,出现像赌球、黑哨那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也丧失了在行业内部严格规范的自律义务,甚至严重伤害公权的公信力。
今年4月25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博客上宣布退出中国作协,6月4日他拿到作协发来的“分手信”。至此,郑渊洁用一年时间接连退出北京作协和中国作协,他也彻底成为体制外的作家。
郑渊洁的退会成功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对中国作协,都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位个性作家,郑渊洁终于可以摆脱掉一些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到童话创作中。郑渊洁退会成了关注焦点,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取消作协,让他们自立更生,否则没有压力只有懒惰”。
无独有偶,前天仙逝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在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直言“取消画院,取消美协”,“以奖代养”。
笔者既不懂足球,也不会写书作画,对前述作家画家的作为没资格做出更多的评价。但是仅凭直觉,我感到文首的那则笑话,郑渊洁的退会,吴冠中对中国美术教育和体制所发的颇多大胆的言辞,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今不少所谓协会存在的弊端给了无情的鞭笞。
客观的说,我国的各种协会都是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的,体制决定了它扮演的公权力角色要大于所扮演的市场自觉调节者角色,随着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类“依附性”极强的协会,就越来越缺乏凝聚力、感召力,缺乏对某一行业,某一群体鼓舞、激励的生动活力,甚至束缚了群体中多数成员的创造力。任何一个协会如果连最起码的活力都没有了,还拿什么来获取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对于这样的协会,已经不是简单的更帅换将,或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头换面能够解决问题的。恐怕只有突破现有体制,按照转型的市场经济,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才能重新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发挥协会应有的作用。
中国足球要想跻身于世界杯,取得一个和大国地位相称的身份,依靠现有的足协,恐怕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人们听到的还将是一则又一则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