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听半夜鸡叫

(2010-06-07 09:06:22)
标签:

家居

又听半夜鸡叫

    提起半夜鸡叫,恐怕多数人会想到高玉宝写的那本传记小说,有些章节曾经编入中小学课本,因此,稍微有些年纪的人都应该读过。我现在说的半夜鸡叫,跟那本书没有关系,而是发生在我们院子里的事。

我们现在的住处在一个小区中间,属于标准的院中院,我们那个小院里只有两栋楼自成系统是原来单位的家属院。当年房改时按福利房卖给了职工,很长一段时间,院子里的住户没有变化,大家都还是一个单位的职工,这里也还是原来的家属院。

附近的两个城中村先后被开发改造,村里一些不舍得远离故土的人也在小区里买了二手房,成了小区的住户。于是,小区的大院里开始热闹起来。先是在一些住家的房前屋后,后来又发展到了小区的绿地里,出现了一畦一畦的青菜。小区的院子里也多了一些猫狗,不仅是那些小巧玲珑的宠物狗,还有在农村看家护院的大狗,时不时地就能听到几声狗吠、猫叫。最初还都在小院外面的大院里,与我们称为家属院的小院儿还有一墙之隔,对我们也并无大的妨碍。

后来我调出了原单位,不过一直没有搬家。以后有人陆续调出,还有人在其他地方购置了新居,房子就转租或是转卖给了别人,就有一些原来附近城中村的原居民住进了原属家属院的小院,几年下来院子里住的已经有一小半不再是原来单位的人了。

其实,是不是同一单位的人也无所谓,住进这样的单元楼,就不比当年的大杂院,大家每天都是关门闭户忙自己的事情,同单位的老人儿,楼道里见了面也仅只是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平日里也很少往来。至于那些后来搬进来的住户,尽管当了几年邻居还完全是陌生人一样。

外来人员多了,家属院也就少了原有的清静。近来,不知是哪一家竟然在楼里养了公鸡。每天的黎明时分,天还是灰蒙蒙的,正在熟睡的我就会被一阵接一阵的公鸡打鸣声吵醒。我晚上喜欢熬夜看书或是写点东西,每天很晚入睡,黎明前那两个钟点是最好的睡眠时间。突然的鸡鸣声,把人从梦中叫醒,开灯看看钟表,还4点多钟,再想入睡就很难了,那只公鸡叫起来不只是一两声,而是持续不断,大有不把全世界的人都叫醒就不罢休的气势,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就被这后半夜的鸡鸣声给搅乱了。

过去的大杂院里也养鸡,而且几乎是家家都养。大多是一只公鸡带领一群母鸡,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早晨公鸡们比着打鸣,午间母鸡们用咯哒、咯哒的叫声向主人也向邻居们炫耀自己下蛋的本事。主妇们听到公鸡打鸣便起床操持,给要上班的当家人和要赶早上学的孩子们做早餐;听到母鸡叫唤,便喜滋滋的从鸡窝中取出那几枚还暖手的新鲜鸡蛋,不用说这家人今天中午可能会来上一顿鸡蛋捞面。那时的生活简陋而朴实,没有电视,没有更多的娱乐,没有今天这样丰富的夜生活。人们在知足常乐的信条中,坚守着延续几千年的早睡早起的习惯。公鸡打鸣和母鸡下蛋,终日里此起彼伏,叫声不断,成了大杂院的生活交响曲,满院子洋溢着热闹兴旺的气氛,没听说谁烦过鸡叫。

然而现在不行了,经过白天一整天的繁杂工作,身心疲惫的工薪者回到家里,大都希望有一个宁静的属于自己的环境,来清理一下杂乱的思路,平复一下浮躁的心境,希望能安静的翻阅几页书,能静心的欣赏一段音乐,实在不希望任何的外来杂音的干扰。况且,现代人白天劳累,夜晚也不轻松,人们或是要充电学习,或是疲于各项应酬,丰富紧张的夜间生活让现在的许多人已经没有了夜间早早入睡的习惯,因而都十分贪恋黎明前那温馨的梦境,倘若半夜鸡叫,被鸡鸣声吵醒的人怎能不十分烦恼。

刚刚看过电视剧“手机”,其中就有一段关于城市居民楼上为什么允许养狗而不允许养鸡的话题。剧中主持人严守一的解释是养鸡扰民,笔者认为很有道理,现今社会人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个人自由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能骚扰了他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话虽是这么说,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劝阻那半夜的鸡叫声。

中国正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它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定要有乡风村俗的因素融入其中,而且,要相伴相生得共处相当一段时间。市区里,街上行驶的拖拉机和小区里的鸡鸣狗叫声是很难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而一下子就消除的。

虽在一个院子里住,然而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居,实在不好上门去说公鸡打鸣的事,只能是把自家的窗户关严实些,减少些那半夜鸡叫的噪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