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再搞个“地沟办”!
(2010-04-12 08:48:52)
标签:
杂谈 |
据报道,上周某日郑州市经八路附近有人在淘取阴沟中的泔水被巡防队员和愤怒的市民群众围住,被围困的男子承认自己是将地沟里的泔水挖出后,添加化学品进行熬炼、分离。最后熬出的地沟油多以300元/桶的价格卖给炸油条的,该男子就坦承自己从不吃油条。
就这样一件事,郑州市工商、质监、环保、药监、市政府食品监管办、卫生、城管等七个部门却在查处上犯了难,最后,捞地沟油的男子竟被无奈放走。七部门管不住“地沟油”!大河报报有人评论“这是一个何等的讽刺和幽默”。只是讽刺得让百姓们心痛,幽默得让人笑不起来。
据说郑州市领导对于地沟油一事“高度重视”,还煞有介事地整出了一个“地沟油整治行动调查小组”。既然是调查小组,为什么面对抓到的现行不去顺藤摸瓜的深入调查?据说当事人开始时承认是淘取泔水提炼地沟油,后来接了几个电话又改口说是给豫北某化工厂作化工原料用,但拒绝交代熬炼或储存的详细地点。对于如此重要线索调查组怎么就能轻易放过?既然如此,成立所谓“调查组”又有何用?纵观某些地方的机构膨胀轨迹,以及某些当政者的思维定势,地沟油极有可能又为政府某些部门设置机构、安排官员提供了一个好借口。根据以往“馒头办”、“养犬办”的经验和惯例,很难说将来不会成立一个简称“地沟办”的“地沟油整治办公室”。到时候编制会有的,费用会有的,地沟油也会和这些机构长期共存,老百姓对地沟油只能是万般无奈的继续吃下去。
另据郑州新闻报道,郑州市已派出一位副秘书长带队到西宁、成都进行考察,学习他们处理地沟油的管理经验。听到这条消息,笔者对以“地沟油整治行动调查小组”为核心的七大执法部门的集体无作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眼下政府一些部门不能作为,不好作为的原因是还没有取到好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看到、听到这则新闻的郑州市民也一定会笑得喷出饭来,不知道究竟是去“取经”,还是“取景”。此前,“馒头办”、“养犬办”不也都曾花十几万差旅费到外地学习,结果如何,众人皆知。处理地沟油一类事情本不复杂,也不是无法可依,不知道要考察什么。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没有听到当前国内哪里已经有了根治地沟油的好办法。况且,秘书长是不会具体操作的,等他考察回来顶多是出台一份新的文件,然后具体操作者还要外出学习操作方法,然后是制办设备行头,然后……。
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的刘处长认为,目前要遏止地沟油,必须从源头和加工上进行处置。地沟油的源头就是餐饮饭店,如果饭店不将这些餐厨垃圾“外卖”,而是按规定集中销毁处理,地沟油就失去了加工的原料。“必须使用强制手段,让饭店不能随意处置地沟油。”他还说,现在很多黑心经营者打着“熬炼化工原料”的旗号,炼制地沟油,这让执法部门很难将其取缔。他认为,“必须将地沟油熬炼窝点全部取缔。认定炼制地沟油是非法行为。”同时,刘处长还透露,地沟油和泔水油的源头主要是餐厨垃圾,上门免费收集餐厨垃圾,但100多家饭店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都将泔水卖给了收集泔水的人,导致处理厂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总数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有关部门治理地沟油的大致思路。笔者认为,病根找对了,但是药方没有开对。照这样的思路办下去,只会有像此前金水区建立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一样的结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无法阻止饭店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管理市场除了及时立法和严格执法外,就是要采用适当的经济手段。为什么就不能由政府出钱安排专门公司上门回收饭店的泔水,变“免费收集”为“有偿收集”,然后再交给“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成可用燃料。我相信饭店不会放过这样的挣钱机会,而硬要搞非法的地下交易。只要政府真正是以“为了能让市民吃上放心油,保障人民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执政理念,思路和办法总是会有的。
有资料显示,上世纪60年代,日本也曾出现过地沟油害人事件,但很快就彻底绝迹。办法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奥妙之处,除了及时立法和严格执法外,政府主导下的回收利用是其关键。因此要说取经,处理地沟油日本就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市政府相关部分为什么就不能认真学学。
当然,笔者无意中可能又为某些部门提供了一个组团越洋到日本取经的信息。真若如此,笔者需要再提醒一句,眼下樱花即将谢落,“取景”者要去就要抓紧,切莫错过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