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更应有远见

(2009-11-09 08:06:08)
标签:

杂谈

读近期大河报文摘,看到一则消息,据报:台湾公共电视台推出一部名为《国家的远见》的专题片。其中,有一个片段,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德国汉堡郊区,42岁的贝克多夫花了160万欧元给自己的农场屋顶全部装上了太阳能发电板,这笔钱都是从国家银行低息贷款的来的,他个人没有出资一分钱。贝克多夫的发电板每生产一度电,国家发电厂必须以市场价格的4倍进行收购。

总理默克尔亲自在文件上签了字,哪怕她任期结束,这项措施也必须坚持20年不动摇。

贝克多夫的邻居是牙医格瑞夫,他也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每发一度电,他和贝克多夫一样,都能从国家发电厂收到0.51欧元,他预计10年时间,自己就能还完银行贷款,并且可以从中赢利。“其实我并不太看重赚钱,但20年后,地球上的资源应该不多了,我儿子到时候会生活得很惨。我想,给他留一套可再生的发电系统,他会用得着。”

这个片段,它向公众讲述,德国政府是如何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的。

德国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国家。其国土面积是河南的两倍多一点,人口没有河南多。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败国,战后又面临长期的分裂状况。但它却能很快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三的经济大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政治家、史学家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我只想说,通过上述片段,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远见。他不为历史的包袱所累,也不仅仅着眼于今天的一切,而是总能抢在世界各国的前面,用实际政策展示政府的远见卓识。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无意否认我们的政府已在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做出了不少有远见的安排,但多年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痼疾仍然存在,结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市场奈何不了垄断。近几年才起步的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本是件前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业,政府也为培育风力发电倾注了精力,但刚刚起步就产能过剩的现实就很为这种远见打了折扣。据说,风力发电已经蜂拥而起,但是电力部门还没为不少的风电并网开绿灯。风电并网如此难,谁敢指望由国家电厂来高价收购民间自家房顶上的“太阳能发电”。现实中,倒确实常见一些部门为本部门利益所累,而表现出显而易见的短视。特别是诸如电力、燃油等国家垄断行业,近几年来,他们的几乎每一次变革行动,都成了变着法的去从百姓口袋里捞钱,以弥补其不断攀升的经营成本,和上述由国家出资,为百姓未来的生活安排买单的做法相比,恐怕不是一般的差距。

台湾公共电视台在做上述专题片的预选片时,特意加注了一句广告语:如果你是中国人,看过《大国崛起》,更要看《国家的远见》。用意不言自明,《大国崛起》关乎历史,《国家的远见》直指当下和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